第一是气源的问题。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兴起,中国以预测中极其丰富的储量成为下一个极有可能复制革命的国家。目前中国的“气”被炒很的热,但“打气”还处起步阶段。中国到底能打出多少天然气,这是结局未来能源供应的关键问题。其次是气价的问题,合理有效的天然气价格机制是天然气市场维持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最后,我国的天然气利用效率亟待提高。天然气是一种优质一次能源,能效在70%以上的冷热电联产是未来利用天然气的必然趋势。
记者:面对对特高压的种种质疑,您怎么看?
周孝信:关于特高压的争议不在于技术层面,但也有极少数的专家认为特高压是一种的被其他国家淘汰的落后技术。我个人并不这么看,其他国家不使用特高压是因为其国情不适合使用特高压技术,而在幅员辽阔的中国,特高压可以有效解决地域面积广大地区的用电问题。
特高压技术在中国的应用面临的首要问题应当是如何将分散的特高压电路线合并成一张网,这对电力科研者来说仍是一个难题。
而关于特高压不利于破解电力垄断的说法,我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严格的说,这属于两个层面的问题,特高压是一个电力科研问题,而垄断是一个政治经济概念。
记者:您在刚刚的演讲中提出“我国第三代网或将在2050年建成”,而目前我国能源形势愈发严峻,由此您认为第三代电网的建成速度是否需要加快?
周孝信:建设成第三代电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个人认为,只有在清洁能源并网量占总并网量50%以上时,此时的电网才能被称之为第三代电网。从目前的发电量结构来看,煤电一直占据较高比例,2011年底为78.2%,未来的比重将有所下降,但依旧难以撼动我国以煤电为主的发电格局。
当然,我也非常希望我国的第三代电网能够早日建成,这就必须靠在场的每一位年轻能源人共同努力,尽早让我国的电网更清洁,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