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中国IC设计企业如何才能成为真正创新型的公司?
赵立新:我坚信在中国能够做出真正创新型的公司。我年轻时靠获得国家创造发明奖保送进大学受教育,所以我非常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做出一家真正有创新力的公司。我在国外很多年,国外并不认为我们有创新力,中国企业往往是“便宜、廉价、低质”的代名词。我们格科的使命就是要改变世人对中国产品的看法。我认为,中国的工程师非常有天赋,中国企业非常有创新能力,能做出非常有创意的产品。当然,企业首先要生存。拿我们自己来说,在前七八年甚至前十年都在为生存而战,理想还比较遥远。
记者:赢利能力弱是国内IC设计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格科之前一直是主打中低端市场,格科目前的赢利水平和能力如何?
赵立新:赚钱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主要是要把握好发展和赚钱之间的平衡,要有好的产品、好的团队、好的规划、好的执行力。我们目前的赢利水平并不低,我们赚钱主要还是靠创新力,靠我们的工艺、设计优化,还有营销模式、服务模式。与国外对手比,我们有明显优势。凭借这些优势,自然会比较赚钱。
记者:你认为,国内IC设计企业如何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
赵立新:半导体行业就是这样的特点,不像传统行业不太容易出现新的公司,在高科技领域颠覆性的创新会改变一个行业。
怎么保持一个企业的持续的创新力,很具有挑战性。我们也在思考,也没有太好的答案。
记者:现在格科500万像素的产品已经实现小批量生产,什么时候可以上量?如何向高端发展?
赵立新:我们已小批量生产出5M BSI摄像Sensor,由于BSI后段厂商的配合,进入了1.4μm俱乐部,良率也达到90%以上。格科500万像素、800万像素的产品同时在研发,大概明年可以放量,关键是要看台湾高端制造工艺方面的进展。当我们在关键地方突破后,会很快在高端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
目前格科的市场份额比较大,上个月某天就破纪录地出了600万颗芯片。明年我们的销售额会再更高一些。不过,相对的格科可能不会像以前那样指数级增长。我们前年的销售额1.9亿美元,去年只有2亿美元,虽然销售额没怎么增长,但是利润却增长了25%。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朝着70亿~8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进军。随着高端产品销售的增加,预计今年销售收入会增长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