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积电的市值为新台币2.8兆元,位居全球第二大市值半导体厂。在资本支出方面,2013年台积电达110亿美元,高于英特尔的95亿~100亿美元投入;在技术方面,2013年~2014年英特尔将实现22nm(Finfet)技术和14nm(Finfet)技术的量产;而台积电规划也在2014年~2015年实现从20nm(Finfet)技术向16nm(Finfet)技术量产的转换。尤其是,在10nm工艺技术节点上,台积电在英特尔尚未释出10nm的量产时间表之际,率先喊出在2017年10nm量产的目标,充分表示了全面追赶英特尔的决心。
我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存三大挑战
在包括人才、技术、知识产权和市场等在内的资源积累方面,我国缺乏支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体制和机制。
从现在到2020年期间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尤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大转型时期,“十二五”更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攻坚阶段。应该看到,无论是目前兴起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市场,还是继而兴起的智慧家庭、移动医疗、智慧城市、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现阶段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主要存在着三大问题:
一是企业作为实现技术进步、促进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主要载体地位还没有形成。其中,在全球IC设计业,2012年美国排名第一的高通销售额达129.76亿美元,中国台湾地区排名第一的联发科为33.95亿美元,而中国大陆排名第一的海思半导体是人民币74.50亿元(约合11.92亿美元),仅为高通的9.2%,联发科的35.1%。另外,就上述国家和地区前五名的IC设计企业的合计能级看,美国占全球Fabless业的41.16%,中国台湾地区占11.26%,而中国大陆仅占3.9%。
在全球芯片代工业,2012年中国大陆的中芯国际和华虹集团属下的华虹-宏力(合并)两家虽然都进入了前十名,它们的销售额分别为17.02亿美元、6.04亿美元,但相差同期第一名中国台湾地区的台积电10.06倍和26.36倍,相差第二名Global Foundries 2.47倍和6.95倍,相差第三名UMC 2.12倍和5.96倍。另外,就量产工艺节点来看,中芯国际目前的40nm技术,落后于28nm/22nm世界先进工艺水平两个世代。
二是我国大陆芯片依赖进口的局面未有改善。据相关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大陆IC市场总额高达8558.5亿元人民币(约合1362.8亿美元),占同期全球2915.6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的46.7%,已成为全球最大集成电路应用市场;但是,同期即使包括IC设计、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在内的我国大陆整个IC产业销售额仅为2158.4亿元,仅占市场需求的25.2%。也就是说,我国大陆迄今为止约75%的IC市场被国外IC供应商占据,尤其在高端微芯片(CPU、GPU、MCU和DSP等)、大容量存储器、汽车电子、通信芯片用SoC的标准专用集成电路(ASSP)以及模拟电路(高可靠性的ADC/DAC、大功率器件、传感器)等方面基本靠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