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即拥有一流的管理和技术专业人才队伍。温江区已为智慧温江城市建设储备了一批管理和专业技术精英。专业团队上,温江区已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智慧城市管理和技术人才,并不断招纳贤士、吸引专家、壮大专业团队,并不断学习其他城市经验,丰富智慧温江建设理论。同时利用校地合作,不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协调合作,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南大学实习基地。
“智慧温江”抓手
基础平台应用开发
按照规划,到2020年12月,温江区将建成政务效能全国领先、民生服务全国一流,智慧产业全国尖端的智慧城市,真正将温江建设成为集合“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的“三智合一”现代生态新区。从今年5月到2014年5月,“智慧温江”进入基础夯实建设阶段。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按照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基础、平台、应用开发成为这一阶段工作的主要抓手。
基于信息化产业的集成应用,自然离不开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在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方面,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场所的无线局域网络(WIFI、WLAN)等建设,构建多层次、广覆盖、都方式的无线宽带网络,提供广泛、实时、可移动、高速率的信息服务。广泛部署传感网络,跟踪物联网、云计算等一代信息技术进展,择机推进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激光扫描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传感网建设,以物联网技术整合相关系统,协同和创新相关业务与服务,推动各行业领域、办公场所和住宅小区等区域的物联网应用。
夯实温江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同源共享。围绕感知、共享、协同的理念,进一步夯实温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为各类应用工程提供平台服务支持,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强化数据共享、汇集,集成政务权威大数据,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综合应用和数据共享,达到推动节约型、服务型社会建设。
各部门、各领域的应用开发加快推进。政务领域:各部门建立适合区县特点的空间管控、财税收支、社会协同、区情监管、民生服务整体框架,优化政务流程,实现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系统;公众领域:通过智慧小区建设城市管理细胞单元,将政府服务送到小区,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能力,促进“小政府、大社会”建设,为公众平等获取权威数据提供途径;产业领域:智慧城市建设与现代服务、生态旅游、高新技术等产业的互动融合,实现新型花卉苗木和通用航空等区域特色产业品牌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