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对智慧城市的认知和理解,温江区从2006年以来,在西部率先开始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按照“智慧之城生态之都共建共享城市梦想”的总体战略定位,建成了涵盖科技、审计、供电、公安、规划、国土、房管、城市管理等30多个部门的应用工程,初步建成公务车监控管理信息系统、智慧规划、智慧城管、智慧公安、智慧环保、智慧工商等各类应用工程,各部门实现快速高效的工作协同,极大提升政府效能。
在公众服务领域,率先在区县级将公共信息平台应用于公众,金马无线数字城、市民医疗卡、智能水、电、气等应用实现全区满覆盖,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渠道、多形式、一体化的服务。
在产业应用领域,依托温江传统产业实现花木在地资产智慧管理与应用,依托信息平台开展了物联网、移动终端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建成了产业孵化中心,保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优势,不断创新产业集聚发展新模式。
“智慧温江”优势
平台体系人才队伍
经过了几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温江区已拥有“平台体系人才队伍”的基础优势,为智慧温江建设奠定基础。平台,即成功搭建了温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框架。
2006年,温江区着手谋划数据管理系统建设。
2007年制定了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和计划,启动了UPGIS(城乡规划地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迈出了数字规划建设的第一步。
同年11月,UPGIS在全区试运行。
在此基础上,2009年,该系统升级为区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依托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虚拟技术),整合了全区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及与此关联的各类经济社会信息,建立了多尺度、多分辨率且更新及时的空间基础数据库,覆盖了全区277平方公里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地形、规划成果、地上建筑、地下管线三维模型等丰富的基础数据,建成了六个子系统框架。强大的基础系统数据和条件,为全面建设智慧温江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体系,即建立了快速获取基础数据的完整架构体系。数据是基础,更新是关键。温江区拥有完备的基础数据获取设施,可实现快速、及时的获取数据。数据标准方面,拥有强大的信息网络,实现了信号全域覆盖;在全国率先建立通讯基站建设的共建共享机制;采用低空无人机影像数据快速更新技术等实施手段,保证数据的真实、及时、有效;并以通航产业为基础,利用无人机航摄系统定期对全区财税收支、拆迁项目、重大项目、违章建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进行评估分析,充分发挥了地理信息资源优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