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改革仍存争议
上一轮电力行业改革正式起步于十一年前。2002年3月,国务院5号文件提出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的改革目标,和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成立监管机构、实行新的电价机制等改革任务。
2002年年底,国务院又正式批复《发电资产重组划分方案》,在原国家电(行情 专区)力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两家电网公司,五家发电集团公司和四家辅业集团公司。
回顾电力行业改革实施十一年来的进展和成效,各方认识不一。有的人认为取得了成功,改革调动了各方面办电的积极性,其间,新增容量之多和电网建设速度之快是中外史无前例的,同时改革增强了电力企业的竞争意识和活力。
不过,近几年业界对改革的停滞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改革十多年来,电力工业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持续发展机制还没有形成,电力垄断经营的体制性障碍也没有完全消除,电力市场秩序仍然比较混乱,电量计划分配、项目行政审批、电价计划管理方式仍然在起主导作用。
最近两年电改的标志性事件莫过于主辅分离改革和电监会退出历史舞台,原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旗下的辅业资产被剥离出来,同时对四家辅业集团进行了整合,将上述资产注入合并后的两家辅业集团。
尽管如此,电网企业还是受到涉嫌垄断的质疑,原因不是电网本身的自然垄断,而是未能做到输配分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电力调度应该从电网企业中独立出来,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输配不分离”的情况下,电网绑架了全体电力用户。
对此,国家电网舆情负责人刘心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有关部门的正式文件中没有“输配分开”,如果这样做,无异于将神经从人的躯体中剥离出来。在他看来,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现实的。
刘心放说,截至目前关于电改,“各方谈的思路,都是蒙事的,应该谈的反而不谈。现在看到的改革版本,有的是书房的,有的是咖啡厅的,有的甚至是厨房的,都不是正式的。”他认为,现在的怪相是,站在全局高度的人不说,站在各自利益角度的人在说,下一步究竟如何深化改革,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