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开始得到应用,将来还会有更新的突破与进展。”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副院长、智能测试及信息处理技术研究所所长朱春波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哈工大的研究团队正在攻克较远距离的手机无线充电技术。
事实上,手机无线充电只是作为应用于诸多小功率电子设备的代表,其实,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正延伸到更大功率的电气设备上,例如,海尔即将上市的无线供电的无尾电视和无尾厨电。
与手机和无尾电视相比,人们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想象更加动人。
“电动车本身还没有得到普及,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更无从谈起,但技术上还是越来越近了。”朱春波告诉记者,电动汽车有多种能量补充的形式,但对比传统传导式充电,无线充电在安全性和接口标准化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可能会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
美国新闻纪录片《谁杀死了EV1》中的EV1是美国加州一款新型电动汽车,受到了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的喜爱。但是,在电影的结尾中这款产品被扼杀了,原来通用公司的大股东们都是石油巨头,电动汽车的发展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正是他们杀死了深受百姓喜爱的EV1。在这部纪录片中,EV1最早用到了非接触充电技术,凭着感应式充电器,充电时避免了人身伤害的危险,非常安全。
2012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首次提出了“驾驶充电”的概念,为电动汽车充电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电动汽车可以不必停下来充电而无限地跑下去。
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人们边开车边充电(需在道路设置无线充电装置)、停进车库按下按钮也可以充电。届时这种动态充电与静态充电结合的电动汽车将变成不折不扣的“傻瓜”车。
在特殊应用领域,无线充电技术早已崭露头角。在水下(海底)移动装备的非接触电源接入、生物医电、旋转式设备、无线传感器等方面,无线输电技术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微小功率的无线输电技术实际应用已经取得可喜的进步,研以致用,以用促研。可以预计,再用10到15年的时间,无线输电技术必将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电力电子与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孙跃对无线输电技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