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居民对能源消耗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能源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由于我国能源结构分布不均,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非常匮乏,但用电负荷相对集中。为调解用电需求实施“西电东送”和“南电北送”工程,利用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煤炭资源,开发水电和火电,然后把清洁的电能输送到东部和北部,从而既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又满足了东部地区的用电需求,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这就必将推动我国跨区域电网的建设,特高压、直流输电成为必然的选择。“十二五”期间,国家对核、光、风、地热、生物质、非常规天然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开发,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能源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实施路径、发展规模及重大政策举措做了明确部署。
与传统的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模式不同,未来电网提出了两个明确的概念:“智能”和“绿色”。“智能”主要是依靠现代信息、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特高压输电和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实现居民用电主动化和智能化、增强供电系统稳定性和调控性、提高社会用电系统安全和高效;而“绿色”概念与“低碳”概念相似,除了注重质的发展,减少污染排放,大力推行新能源等方式降低污染,还希望通过改变居民生活、出行用电模式的转变,提高电力储能效率和分布式社区“智能微网”建设等方式,构建适应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打造全新的生活蓝图。
一、电网智能化是发展大趋势
(一)什么是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现代化输电和配电系统的总称,目标是为了实现更多的利用分布式能源、促进电力提供商之间的竞争、建立电网自动化监测系统、提高电力供应质量、增强电力用户的互动最终达到节约能源的目标。
未来的智能电网,是由多个自动化的输电和配电系统构成,以协调、有效和可靠的方式运作。快速响应电力市场和企业需求;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实时、安全和灵活的信息流,为用户提供可靠、经济的电力服务;具有快速诊断、消除故障的自愈等功能,能为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节能环保提供保障。
(二)智能电网VS传统电网
很多人可能会感觉“电网”一词可能比较专业和难以接近,甚至有些不明所以。这样的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因为它代表了人们对“传统电网”时代的认识。
传统的电网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一般情况下只有专业人员才能深入了解。而智能电网则完全不同,它是一个开放性的网络,用户可以主动参与,并可与电网真正互动起来,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被动的接受。
智能电网在用户端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使用了智能电表。它可以让电力供应商实行分时电价,允许负荷控制开关来控制能耗较大的设备,让它们在电力便宜时工作。基于通讯技术的智能电表让用户和电力供应商实现实时交互,电表显示分时价格和当前电力消耗功率,让用户在时间上有选择性的进行能量消费。
智能电网的应用可以降低发电容量的需求,负荷曲线可以通过市场电价来调节。可再生能源的支持者也偏好智能电网,因为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在自然界中是间歇式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较高的系统必须具备较好的负荷调控系统,在风能、太阳能不充足的时期可以提高电价,降低系统对电力的需求,相反,在可再生能源丰富时,降低电价,促进电力消费。由此可见,智能电网的交互式能源消费模式对于电网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重视实现电网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可以帮助家居生活实现更加清洁、高效、安全、经济的目标,既保证了家居用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又提高了电网设备的使用效率,能极大地促进节能减排,非常符合当前“低碳生活”的潮流。
(三)智能电网国内外的应用
1.国外应用。
美国方面,2009年8月5日,奥巴马于在印地安纳州北部城市埃尔克哈特的汽车制造企业北极星公司发表讲话时再次重申,要“建设一个可实现电力在东西两岸传输的新的智能电网”,明确提出“建设一个更坚强,更智能的电网”,最大限度发挥美国国家电网的价值和效率。
2004年,由美国能源部牵头成立电网智能化建筑委员会(GridWiseArchitectureCoucil,GWAC),其目的是定义一个可操作、互动通信的智能电网整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