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因地制宜 建设智慧城市(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经济    2013/7/19 15:43:08  我要投稿  

抢占智慧先机 城市需谨慎

智慧城市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无疑是抢占发展先机、进行弯道超车的创新路径。但从宏观层面而言,这不是一场城市间的“赛车”,而是各个城市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在最合适的时间点、用最合理的方式去赶“智慧城市”这趟车,切勿盲目跟风,形成百舸争流之势,造成新的资源、能源浪费。

刘昕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有上百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其中30多个城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80%以上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已经出现了过热的发展苗头,因此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风险。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为“云跃进”的云计算建设热潮就是其中的一个案例。自云计算技术兴起以来,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都纷纷投身于云计算中心的建设大潮,但是很多地方投巨资建成的“云”系统,其资源利用效率不足20%。按照摩尔定律,IT产品两年性能翻一倍,价格下降50%。这意味着,已经建成的云计算中心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很快就会贬值。事实上,在云计算应用成熟的美国,在经历了需求暴增期之后,数据中心的数量从过去的1100个削减到了现在的300个左右。

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祝敬国向记者指出,“智慧城市建设并不是颠覆原有的城市框架,重新规划一个全新的城市,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升级,如果在规划之初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就是对原有投资的浪费。”在他看来,智慧城市建设不像神舟飞船那样是一个实验性的科考项目;而是一项涉及很多层面的惠民工程,所以智慧城市建设要考虑城市基础设施的延续性和市民的体验性。因为,城市智慧不智慧不是政府说了算,而是百姓能不能体验到城市的智慧。如果政府热衷把智慧城市建设和政绩工程联系在一起,就一定建不好智慧城市。

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国内比国外热、政府比企业热、媒体比市场热、股市比投资热、包装比创新热”等不良现象,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单志广认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很多明显的问题和误区,“有些城市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时目标很宏伟,但却缺乏可操作的总体规划,缺乏基本的要素资源和支撑能力。”这些地方缺乏对真实需求的判断,缺乏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最终导致简单地将各部门自己拟建的信息化项目拼成一个大包,再贴上“智慧城市”的标签就算是智慧化了,这就造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偷换概念。

我国城市所承担的功能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我国城市所承担的功能更多,管理的边界更大,所解决的问题与国外也不一样,可以说不可能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成熟的条件下建设智慧城市的,重在绿色发展,惠民便民,而我国是在工业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建设智慧城市的。因此,我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不完善的公共服务等。所以说,中国的智慧城市与欧美天生就有差别,如果我们只是单纯购买西方技术,忽略了这种差异性,那么建设智慧城市的美好愿望将化为泡影。此外,过度依赖国外厂商的解决方案,甚至打算依托国外厂商建设城市重要领域的信息系统,可能会导致交通、能源、金融、社会管理等重要信息为外国所控制,造成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