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6月26日,GSMA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中国电信以“光聚智城,慧达天下”为主题参展,其中重点展示了以智慧社区、智慧政务等重点民生项目为典型代表的中国电信“智慧城市”服务。另据笔者了解,在今年的亚洲移博会上,中国移动也正式发布了“无线城市统一平台”,而中国联通则展示了“云健康”、“云会议”、“云教育”、“智慧交通”等智慧城市应用。
由此可见,国内3大运营商各自的“智慧城市”业务开展均已经到了新的阶段。
电信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于自身发展有重大意义。目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发展,许多行业部门也将物联网应用作为推动本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加以支持。而智慧城市是物联网应用的综合载体,最能体现技术与应用的融合,也容易集中展现应用后的效果,示范带动作用大。通信设施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的发展必然为电信企业(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运营商的“智慧城市”服务尚处于发展初期,智慧城市建设仍面临挑战,电信企业又应如何应对?
智慧城市建设面临3大挑战
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尚存在哪些挑战?中国电信副总工程师靳东滨认为智慧城市建设面临关键技术与高端产品相对落后、尚无规范的顶层设计标准、尚未形成国家级示范项目这3大挑战。
物联网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仍然受制于国外发达国家。特别是在智能传感器、RFID、智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嵌入式软件等方面,研发水平相对落后,集成电路芯片有80%以上依靠进口,在海量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核心芯片、中间件等方面缺乏核心技术。然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一点也不低于国外的要求,现有技术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差异,增加了项目实施的难度和成本。
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初期,一个城市一个想法,一个承包商一套解决方案,目前尚无统一的顶层架构设计,出现了同类项目重复开发、新建项目形成新的信息孤岛的情况。城市的基础数据不能统一管理、共享使用,就无法发挥信息融合的综合效应。
没有标准还造成产业规模小、分布散,产业链不完整,缺乏拥有系统集成能力和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及大型服务商。这种标准制订相对滞后的情况,制约了我国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和推广。
智慧城市建设是从基层开始做起,各地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内容和需求,其解决方案个性化内容多,可复制性差。可是,从全国城市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来看,信息的使用一定要有共性的需要、行业的纵向管理要求、区域的横向沟通要求,这是智慧城市建设必须面对的条、块结合的关键点,需要国家层面通过国字号的示范项目去解决。否则,单一城市、局部区域方案不仅带有局限性,甚至会产生推倒重干的可能。
如信息安全就有这样的问题,在安全问题尚未被较好解决的情况下,大规模推广应用物联网,必将面临潜在的信息和经济安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