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标准规范不完善。目前,分布式电源已有相应的国际标准,国内对于微电网系统的设计规范、电网接入标准规范基本成型,但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设备制造等环节相应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还在制定和完善之中。
中国能源报:你认为从国家层面,对分散式风电的设备制造和上网政策等方面还需哪些支持?
蔡志航:近期,国家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应用的政策紧锣密鼓的出台,2012年国家能源局8月6日正式发布其组织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2年10月24日发表《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足见国家对于新能源分布式发展的鼓励趋势日渐明显。
在鼓励发展的同时,还需强化立法的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5年2月28日通过,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十四条规定“电网企业应当与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但实际运作中对于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实行并不到位,应当将其作为电网的法定义务,尤其在分布式应用重点推广时,快速出台包括电价补贴的及时到位等执行细则成为当务之急。
在分布式能源与微网并网技术标准方面,国家为了促进分布式智能微网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或可鼓励企业联合,综合多类型企业优势,大力推进设备规范、设计标准、并网标准等有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促进产业实质性的飞跃发展。
创新融资补贴方式
中国能源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分布式智能微网成为政府达到能源安全及低碳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手段。对此你如何看待?
蔡志航:智能微网的发展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而在消费者及电力系统之间最有效的中介就是政府,当前各国政府正在陆续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经济杠杆支持分布式智能微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