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需要政策支撑
在住建部公布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后,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十二五”的后3年,与住建部合作投资智慧城市800亿元。相关人士分析,这表明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进入规模推广阶段。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预计总投资规模达1.1万亿元,撬动的投资更以万亿元计,新一轮产业机会即将到来。
相关专家表示,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融合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成为支撑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内需市场。这个庞大的内需市场为促进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和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目前各地提出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有共同点:一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物联网、云技术、无线互联网技术等,提高市民的生活舒适度;二是以政府和公共事业企事业单位为主,建设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政府服务系统,如电子政务、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数字医疗、智能电网等等。
这也就是说,无论是基础层面的信息技术行业,还是旧有的行业来进行信息化升级,都将会产生一块巨大的“智慧蛋糕”。
蛋糕有了,如何让其既能做大又能健康发展,是摆在政府和所有产业相关者面前的一道命题。
由于信息技术属于资金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深处其中的产业者迫切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撑。为此,专家指出,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需要从政策层面加以重视。如智慧城市建设要与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实现有效衔接,今后应该从总体上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关联性,从政策优惠、试点示范等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支持。
同时,城市管理者要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破解城市难题,将日常的城市经济社会管理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理念,推动智慧城市、智慧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带动城市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任何新型产业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面临着多种困难,企业想吃到这块“智慧蛋糕”,也并非易事。智慧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叶永佳在国内某论坛上说:“以我们在国内一些城市试点推进的项目来看,首先是需要协调各部门的关系,需要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这花了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