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需求篇
大连电网为什么要一条跨海输电“动脉”?
这是大连南部电网从“C”形到“O”形、大幅度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需要
大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于南部地区,该区域对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大连南部电网与主网联接的唯一通道处于市区与东北大陆连接处大连湾和金州新区之间地域,十分狭窄:长约10千米,最窄处不足3千米。这就是大连湾基础设备廊道,也是大连电网与辽宁主网相联的唯一通道。但正是在这个狭长地带,集中穿过了承担整个大连市区和旅顺地区供电任务的3回500千伏线路和6回220千伏线路。大连市区南部电网重要输电通道受地理条件限制,采取了同塔四回路架设方式,因此,整个大连南部电网被迫形成了一个“C”形电网。
大连电网基础设备走廊地区属于温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冬春季节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频繁,在冷暖气流交汇下容易产生恶劣天气,再加上电网结构的问题,使得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不足。
2007年,发生在大连的“3•4”风暴潮灾害,重创大连电网。当日22时左右,大连电网与辽宁主网解列,孤网运行。风暴潮造成大连地区最多时共有14座220千伏变电站停电,损失负荷约100万千瓦,给当地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威胁。风暴潮中,大连电网经历了3小时15分钟的单运行考验,地区停电面积近90%,负荷损失近80%,几乎造成全部停电的恶劣事故。2009年,尽管辽宁中南部环网投运彻底结束了大连北部电网单一时段通道的历史,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大连电网仍然存在城市核心地区大面积停电的事故隐患。
为从根本上消除大连电网存在的隐患,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和大连供电公司积极探索建立向大连市区供电的跨海输电通道。鉴于大连市一面靠山、三面环海的特殊地理条件,大连供电公司综合国内外先进技术,超前开展了大连海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并连续近3年开展充分论证,积极争取项目立项。在国家电网公司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2011年年底,大连海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获得辽宁省发改委批准立项。该工程总投资51亿元(占辽宁电网年投资的三分之一),计划2013年年底建成投运。
这一工程输送容量为100万千瓦,直流电压等级选择为±320千伏,工程路径含陆地和海上两部分,其中,海上路径起自大连开发区董家沟村送端换流站,通过直流电缆从小窑湾入海,穿越大连港海区至港东受端换流站,全长54千米。
大连海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建成投运将实现大连南部电网由现在的“C”形电网闭合成完美的“O”形电网,并形成海路输电线路双通道、交直流混合的供电格局,使大连地区供电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