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月11日,“含多类型分布式电源的供电系统优化运行研究及工程实践”项目通过鉴定,鉴定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实现了含多种分布式电源的供电系统供电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共建设完成南京供电公司科技综合楼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浙江舟山东福山风光蓄柴及海水淡化综合工程、浙江南都电源光储一体化系统工程,三种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供电系统。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专家对项目成果的肯定,也是对该项目的实施主体——浙江省分布式电源与微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长期以来所做工作的肯定。
强基固本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浙江省分布式电源与微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于2009年在浙江电网60kW光伏发电示范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改造,形成了含多种分布式电源的灵活微网系统,其中250kW飞轮储能系统也是国际上首次应用于微电网中。2010年9月该实验室被浙江省科技厅评为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截至2012年底,已建成了包括压缩空气储能、锂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储能、锌溴液流电池的复合储能平台,并在此平台的基础上开展的电动汽车电池梯次利用、利用复合储能平抑可再生能源功率波动等方面的研究均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依托“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关键技术研发”863项目,微网全数字实时半实物仿真与测试平台也已建设完成,可开展微网控制与保护系统、分布式电源控制器及电力电子控制器的实时闭环测试,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实验室设备测试功能,全方位提升了实验室的综合实力。在微电网监控方面,实验室引领国际微网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将原有通信系统采用的modbus、104规约全面升级改造为基于国际标准的IEC61850规约,对微网内各种分布式电源控制器进行面向对象建模,将原有的串行网络升级为以太网,为微网控制系统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
学以致用力促相关标准制定
参加IECTC8PT62786-2“用户侧电源接入电网”标准国内技术团队工作、参与电力行业标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技术规范》和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微电网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的编写工作、参与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相关的多个国家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工作……
通过几年的努力,实验室在国内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是国内省级电科院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研究领域的排头兵,实验室骨干成员多次受约参与了国内分布式电源相关标准的编写和审查工作,将浙江公司的研究成果积极反映到标准中,增加浙江公司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该实验室还面向省电力公司分布式发电相关调度与检修人员开展光伏、风电及储能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与政策推广,使电网相关技术与管理人员对分布式电源有了全面客观的认识,力促分布式电源积极有序并入浙江电网。同时还重点参与了国家电网公司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运维控制措施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