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进行的电力体制改革已经过去了10年。
10年间,电力工业飞速发展,装机容量从2001年的3.386亿千瓦,增加到2011年的10.5亿千瓦,2012年将突破11亿千瓦,很快就要赶上美国,成为世界上电力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电网从六大区域电网基本互不相连到形成包括西藏和海南岛在内的全国联网。但另一方面,对电力体制改革是否成功仍争议不断。
1999年我开始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下称“国家计委”)副主任,分管能源、交通、工业、高新技术等产业,责任所在,有幸在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和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三位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参与了电力、民航、铁路、电信这四个被社会认为是垄断性行业的改革方案设计,作为过来人、亲历者,我有责任把这段历史记载下来。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 张国宝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高科技兴起,沉默了一百余年的直流电,可能重新夺回曾经失去的统治地位。这场被称为“直流电复仇”的革命,将如何演绎?又会撬动多大的市场?
随着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多地接入电网,电网的安全性面临的挑战愈发突出,而这一挑战源自于——交流电——这种输电方式的弊端。
一百多年前,当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后,直流电便是当时最主要的传输方式。然而,随着技术的改进和用电侧的需求增加,直流电最终败给了当时一种新型输电方式——交流电,后者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间几乎完全统治了电力传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