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大规模储能产业化待突围 技术研发成当前重点任务(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2/12/13 13:18:52  我要投稿  

谋求技术突围

“对于我国的储能产业,现在的重点任务是要放在技术研发上。企业要开发出市场能够接受的电池或储能技术,只有这样储能才能真正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相竞争或匹配。”李俊峰的一席话引起企业界的共鸣。

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就开始在提升储能技术上动起了脑筋。该公司将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列为主攻方向,同时还跟踪了英国一项先进的发电系统。

据该公司技术创新中心研发部项目经理赵敏介绍,这一发电系统主要包括空气液化组成单元和液态空气发电单元两部分,能够收集和存储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能量,并起到平滑输电的作用,提高输电安全性及可靠性。

在赵敏看来,利用压缩空气或抽水蓄能等大规模储能系统,能有效解决风电随机性带来的系统备用能量需求增加的问题。此外,大规模储能系统具有的动态吸收能量并适时释放的特点,还能够有效弥补风电的波动性,增强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可控性。

孙振新也表示:“储能的应用对可再生能源的普及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再生能源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稳定、有波动,而储能技术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点。”

另外,记者了解到,在风电基础比例较高的电力系统中,低电压穿越一直是影响电力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赵敏对此表示,在目前的实际运行中,低电压穿越主要通过改进低电压电路来解决,而具备毫秒能力的超导储能和超级电容器等储能技术的应用,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更优的方案。

虽然储能产业的发展受制于多种因素,但这并不影响储能技术未来广阔的应用前景。

赵敏表示,要想增强风电并网后的系统稳定性,就可以选用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及飞轮储能等比较大的储能技术;提高电力质量则可以选择具备快速功率交换能力的储能技术;优化风力运行的经济性,容量大、时间长的储能系统则是最优选择,比如双轨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等。

扶持政策仍处空白

据市场研究机构SBI的能源报告显示,全球公用事业的储能市场规模每年增长15.8%,到2015年将超过100亿美元。清洁能源市场研究机构Pike Research的报告则显示,到2021年储能应用将吸引全球范围内至少1220亿美元投资。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伴随我国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以及电动汽车的发展,储能关键设备、系统集成和配套服务需求也必将相应增长,储能未来的市场潜力巨大。

孙振新认为,随着国家未来对分布式能源、微网系统的支持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储能技术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赵敏则认为:“根据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未来10年,如果我国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达到1.7亿千瓦的话,按照10%~20%的比例计算,预计会衍生出1700万~3400万千瓦的储能市场。”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比美国和日本等大规模储能产业的领跑者,我国在储能产业扶持政策上仍处于空白期。

对此,不少企业界人士建议,国家应出台针对储能产业的财税扶持政策,激励储能产业快速发展。另外,建议实行峰谷电价、两部制电价和储能电价。因为峰谷差越大,留给储能的发展机会就越大。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