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随着以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快速发展为标志的能源电力变革加速,对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提出了新要求,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电网互联也迎来新的发展时期。那么,我国的情况如何呢?11月25日,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在第四届“能源·电力·发展”论坛上表示:“我国电力流呈‘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的总体格局,未来一段时期内跨区域、远距离电力输送规模将显著扩大,明显超过国际上其他大电网。”
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
要求加强大电网
电网是集能源输送、市场交易、优化配置等于一体的重要设施,体现在高效输能、安全配置、经济运行、友好互动四个方面。国家电网副总经理王敏介绍:“通过大电网接入煤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满足多种能源的接入需求,将风电等随机性、间歇性电源能量,在电网总负荷中的比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依托先进的大电网调度系统和合理设计的调度策略,实现‘风光水火’联合协调运行,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国家电网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进一步解释:“西北电网通过水电补偿风电的出力波动,东北、华北电网优化火电机组运行策略,实时监测供热机组调峰能力。”
从国际上看,在美国,随着中西部陆上风力资源、沿海海上风电、西部太阳能发电资源需要更大范围消纳,美国输电网将扩张和改造;在欧洲,随着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能源电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加速,电网主网架将得到明显扩展和加强。根据《欧洲电网未来十年规划(2012)》,欧洲电网新建与改造输电里程将达52300公里,交直流跨国互联工程约占40%。
相比之下,我国电网的发展历程与国际上主要国家和地区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自身的特点。如目前我国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电力需求将持续上升;能源资源与需求呈逆向分布,新增水电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新增风电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太阳能发电呈集中开发(西部北部)与分散布局并重;决定了大规模、跨区域的煤、水、风、太阳能配置格局,电力流呈‘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的总体格局,跨省区电力流将持续扩大。
对此,张运洲指出:“未来我国将形成由‘三华’电网、东北电网、西北电网、南方电网异步联接构成的全国互联电网,这将为能源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