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电网主辅分离背后的“缺憾”:中国电建重组之重(7)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能源》    2012/11/9 11:43:12  我要投稿  

设备障碍

当国内的发电设备,飘洋过海2个多月,运抵南美的时候,EPC承包商会惊奇地发现不仅包装简单,而且部分设备会出现锈斑。

“跟欧美的设备放在一起,我们的简直不能看。”国内EPC承包商向记者大倒苦水,抱怨国内机电设备不注重外观和质量。

由于近二十年来国内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站设备供不应求,出现了设备厂商店大欺客、粗制滥造等现象。与欧美日韩企业相比,设备经济技术指标存在较大差距,在外包装、工艺外观、油漆防腐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当前,国内电站建设进入平缓期,电站设备产能过剩,急需设备输出。但是中国电站设备的这些问题,影响了机组性能,也严重影响了中国EPC承包商的市场竞争力,导致竞标失败。甚至中标的电站项目,国内所出口的设备也曾遭到了项目业主的拒收。

随着国内企业在海外做EPC项目不断扩大,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时当然愿意跟中国设备企业合作,带动设备出口,而且国家也鼓励这样的事情。

但中国设备质量让人担忧。李杰向记者介绍说,虽然中国的设备便宜,如买一台设备中国需要100元,美国需要150元,但美国的设备效率比较高,同样它发一度电,消耗的能量要比中国的少,随着能源价格一路走高,投资方对于电厂的效率、料耗要求非常严格。

由于中国设备绝大多数都是多年前引进西屋、西门子或者GE的技术,但是协议已经过期,最新的技术没有得到转让,中国设备厂商只能沿用过时多年的技术,导致中国的设备落后于市场的需求。作为EPC承包商曾呼吁设备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但现实依旧没有太大改变。

目前,在做燃煤项目时由于技术相对成熟,EPC承包商还是希望从中国采购设备,但是燃机项目,中国所生产的燃机,其技术都掌握在西门子、阿尔斯通、三菱重工等手里不能出口。所以,EPC承包商必须从这几家企业采购燃机。

另外,由于国内外电网频率不同,导致从国外采购设备。目前,中国的电网频率是50赫兹,但是在南美和沙特它的电网频率是60赫兹,从而造成对电气的开关站有一定要求,中国的一些厂家满足不了这些要求,迫使EPC承包商寻找国外设备商合作。

而在李杰看来,国内EPC承包商对于设备需求的最大障碍,还是国内设备商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中投入太少,缺乏创新。如今,由于国际市场整体经济不景气,导致电站项目建设步伐放慢,“僧多粥少”局面日益突出,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包括中国电建下属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在海外电力市场的发展形势日益严峻。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