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千百年来,风是内蒙古大草原四季轮回的主宰者: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而今,蔚为壮观的风机群迎风起舞,为沉寂的草原注入无穷活力,让草原风在银线上弹奏出时代的绿色乐章。
内蒙古从“十一五”开始率先在全国发力新能源建设,狂飙突进式地完成了向世界一流风电发展阶段的掘进。今年,蒙西电网更是谱写出绿色传奇:单日上网电量超过1亿度、电量比突破30%,进一步确立了全球大型送端电网并网型风电的新标杆。
狂飙之路风驰电掣
进入21世纪,借助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东风,各大发电集团纷纷北上“追风草原”。沿着“风电之都”的发展路径一路走来,内蒙古如今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增长极,清洁能源的比重在全国遥遥领先,风电三峡已然在望。
1989年,内蒙古率先在锡林郭勒草原规模化开发风电。经过20多年的滚动发展,直到2005年底,内蒙古全区风电装机容量仅有17万千瓦。2007年9月,内蒙古风电吊装容量突破100万千瓦大关,西北风向电力进化的进程日益加快。
2008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领导下,内蒙古电力公司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再生能源法》,按照自治区绿色能源发展规划谋篇布局,把发展风电等新能源提上重要日程。并以坚强的500千伏主网架和可靠的220千伏环网为依托,热情张开双臂大容量接纳风电,竭尽全力地支持风电科学快速发展,开始了一个省级电网里世界级的风电竞赛。
2011年3月底,第五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组委会在北京向中外媒体发布重磅消息:截至2011年2月底,内蒙古全区(包括蒙东)风电并网装机达到1090万千瓦,率先晋级“千万级”风电俱乐部,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风电之都”。
正是在蒙西这块中国风电的“试验田”里,如同春笋般呈现出“四季播种风机、全年收获风电”的景象。电网风电装机容量从2005年的8.3万千瓦起步,2009年达到435万千瓦,2010年达到630万千瓦,2011年达到875万千瓦。截至今年9月底,内蒙古电网风电装机928万千万,7年间以全球罕见的“极速狂飙”之势增长了112倍。目前,绿色风电已成为“缺水无核”的蒙西地区第二大主力电源,已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过渡。
察右中旗辉腾锡勒风电场是风电狂飙的一个缩影。内蒙古电力行业协会秘书长张翼展介绍,2009年底,该旗用了15年的时间在中国县级中第一个突破了100万千瓦大关。去年,并网风机容量已达到138.5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0.33亿度。按世界风能协会统计,去年全球有22个国家的风电装机规模超过100万千瓦,内蒙古西部电网可列全球第6位,察右中旗可轻松排进全球前20名。
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电网目前的风电装机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龙源集团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齐来生说,企业投资蒙西首先看中的是资源与政策,第二也是最主要的就是电网接纳新能源的态度,我们全国布局,内蒙古西部盘子较大,有一个全力“挺风”并与风电企业共同探索实践的电网至关重要。
电网是中国风电大规模、集群化、产业化发展的主导因素。发展风电关键在于风电场接入电网变电站的布局,以及电网的消化能力和外送能力的强弱。以装机138.5万千瓦的辉腾锡勒风电场为例,周边25公里半径内拥有2座220千伏变电站,90公里半径内拥有2座500千伏变电站,配套堪称豪华。
为了满足风电并网、送出和电网安全运行的要求,内蒙古电力公司近年累计投资近百亿元,陆续建成投产灰腾梁、库布齐等多项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使电网原因引起的风电受限明显减少,电网灵活输送能力大大加强,更好地适应了风电大发展的需求。“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临河北等9座500千伏及多个220千伏风电汇集输变电工程,总投资将超过百亿元。
据内蒙古电力行协预测,年底蒙西新能源装机将在全国省级电网中率先突破1000万千瓦。行协风电专委会秘书长李建春说,叠加了资源、地缘、政策和电网等诸多利好因素,蒙西电网风电以“旋风般”的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只有做大了产业规模,才能为风电今后的“常规电、主力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