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点六:厘清几大核心问题
其一,明确了能源供需总量和结构优化问题
。改变敞开口子供应的格局。无疑,能源供需平衡分析及结构优化是能源规划的重要基础。能源规划综合分析了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等对社会能源需求总量和用能方式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环境保护、能源替代、科技创新、能源效率等多种因素,对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分析。
其二,强调了能源发展的主要约束性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能源产业建设发展的速度显著加快,能源资源、环保、水资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等是影响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约束性因素,且这些因素的约束作用日益显现。
所以,要实现能源资源永续利用,则必须走节约能源的道路,提高能源使用和利用效率。国家也郑重承诺,到2015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10年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7%。
其三,提出了能源运输通道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能源运输通道体系建设直接影响我国能源供给的安全性、经济性,能源规划指出应该加强铁路、公路、港口、输油(气)管道、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等建设。
其四,指出了新兴能源优先发展的领域和战略任务。
规划在分析了世界能源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新兴能源主要品种从技术、经济、市场、安全、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遴选出我国近中期新兴能源发展的优先和重点领域,比如将风电、光伏发电、洁净煤技术等列为重点开发的能源领域。
其五,对智能电网发展模式及实施方案进行了阐述。
智能电网能够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电网控制技术,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环节,实现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决策、互动化交易。能源规划提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原则方案,对智能电网应具备的功能、技术研发重点、分布实施方案、配套工程建设以及实施效果等进行了论证。
其六,强调了改革是能源领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中国必须坚定推进能源领域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才能改善能源发展环境,保障国家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