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政府实施计划经济,大多数的生产工具由国家控制,并且大多数的劳动力为国家所雇佣,在2006年约77.5%,的工作从属于公共部门,剩下的约21.5%从属于私有部门,于1981年相比较公有部门和私有部门的关系约为91.8%比8.2%,近年来私有产业有所发展。投资需要符合专门的条件,大多数的价格由国家决定。 截至2010年底,古巴全国人口为11241161人,是人口最多的加勒比岛国,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2.3人。各主要省份人口如表1所示,古巴人的平均年龄为35.1岁,16.3%的人口超过60岁,75%的古巴居民居住在城市,即846.5万余人,农村人口为277.5万余人。按性别计算,古巴女性为561.2万余人,男性为562.9万人,男性人数略多于女性。古巴是美洲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国家,2012年每千人中出生9.96人。其人口数从2006年起呈现出微弱减少趋势。由于育龄妇女生育率下降,今后人口老龄化将日趋严重。
古巴白人的祖先主要来自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岛、加利西亚、安达卢西亚和加泰罗尼亚,而古巴黑人的祖先来自西属几内亚的黑奴交易中心和海地,还有少量亚裔居民,主要是来自福建和广东的华工后裔,古巴革命打破了种族的阶级界限,这促进了人种融合,即穆拉托人比例的增长。
1.2. 古巴能源概况
2006年上半年古巴石油日产量为7.6万桶/天,而石油消费量为20.9万桶/天。大部分石油产自北部的马坦萨斯省,原油主要是重质高硫原油,因此该国的炼油厂需要对原油进行特殊处理才能进行加工。古巴通过国家投资或与外国企业合作的方式重点投资电力和石油领域。目前委内瑞拉以优惠价格向古巴出口石油,换得古巴的教师和医生。
1980年代在苏联协助下,古巴也曾开展核电计划,但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古巴政府宣布中止兴建已建设70%的核电厂。1989年,古巴的家庭电力普及率达96%。1993年5月,古巴国会在危机中通过“国家能源发展计划”设定以提升能源效率、国内石油开采、糖业生质能等3大主轴全力发展,分散型再生能源供应体系也开始陆续建置。仅管如此,此时古巴基本仍依赖11座老旧大型火力发电厂,电力需求问题未有效解决。2004及2005年发生全国性严重停电后,古巴政府倾全国之力展开“能源革命”。6个月内,境内900万颗传统灯泡几乎100%替换成省电灯泡,并将旧家电以旧换新。2年内,全国煤油、液化石油气、汽油使用量分别下降了34%、40%和80%。在政府补贴下,每月用电量在100度以内的用户每度电支付约0.38美分,超用部分施以惩罚性超高累进费率,300度以上的用电价格高达原本的14倍。
2006年政府在全国装设1854座微型柴油发电厂,以解决由飓风和设备老旧造成的停电问题,4000具紧急备用供电系统被装配在医院、农场、学校等重要场所,可在天灾、危急时提供高达500百万瓦的电力,目前古巴分散型发电装置容量比例高居全球第2,仅次于丹麦。目前古巴正积极导入生质能气化复循环发电等第二代生质燃料技术,以合资创投方式兴建5所装置容量约32百万瓦的先进蔗渣发电厂。在2364所学校引进太阳能发电的举措,则获2001年联合国全球500佳环境奖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