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前7月9日,南方电网以深圳宝清储能站试点工程为基础的“兆瓦级电池储能站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通过专业鉴评;去年投用的国内最大的储能示范项目河北省张北风光储输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安全运行半年多;再加上此前投运的国家电网冀北围场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项目,国家电网已经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并网方面取得可喜成果。
上述项目为我们探索出了风光互补、储能转化的风电发展模式,但面对我国风电“2015年并网装机容量1亿千瓦,2020年达2亿千瓦”的发展规划,这种分散式开发显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风电消纳难的问题——尽管当前,新疆、云南、湖南、贵州、浙江等很多省份的分散式风电已“箭在弦上”。但如果一个省内的分散式风电接入量过大,就会出现电源、电网、负荷发展的不协调,就会有新的集中式风电消纳难题上演!
大风电亟待融入大电网,大电网才能支撑风电大发展,才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履行节能减排义务,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有力用不上、有电发不出”的尴尬。面对风电发展的诸多挑战,国家电网在节能调度(优先让风电上网)的基础上,最近又提出,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对“三北”地区丰富的风电资源、太阳能资源、煤电资源实施综合开发、互济配合、打捆外送,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弥补“三北”地区灵活调峰电源不足的局限,提高风电的消纳能力和电网的安全承载能力。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划,到2015年,将初步建成覆盖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的特高压交流电网和14条连接各类大型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特高压电网输电能力将达到1.5亿千瓦,可满足发展1亿千瓦风电装机的需要。
从另一方面讲,要完成国家《可再生能源法》里对风电发电全额收购、上网的目标,还需要统一的规划相协调,需要电网接入及送出工程相配套,需要调峰、调频、备用等电源支撑,需要有相应的市场消纳方案等等,需要发挥电网企业、风电企业、火电企业、相关政府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合力。其中关键的一点,风电的国家补贴需要及时足额到位。因为,在不考虑外部效益的前提下,风电发电成本相对火电较高,上网电价高出本地燃煤火电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需要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解决。在美国,即风电公司每发一度电可以从联邦政府那里得到2.1美分,国家补贴的目的是尽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市场竞争力,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今天补贴,是为了明天减少补贴,后天不再补贴!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这一新能源巨子验明正身、登堂入室,为社会造福、为人类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