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二代”的超越
不同的政策和市场机遇,让埃菲生的成长与保一截然不同
回顾保一的发展之路,从1983年开始白手起家,到今天成长为民营阀门的标志性企业集团,其间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时间。而依托保一集团,并获得密集投入的埃菲生,在新能源领域的成长却非常迅速。
从2010年3月开始,埃菲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很快便完成了光伏产品的再创新,他们所研发的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一次性通过国家电网低电压穿越实验,成为国内第四家一次性通过的逆变器公司。短短的三年时间之内,他们已经拿到26项实用专利,拥有6个软件著作权,还有5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产品也先后获得CE、TÜV、SAA等国际认证和国家金太阳认证。
他们的产品从去年下半年进入市场之后反响良好,去年即实现了几百万元的销售,今年有望过亿,未来,张晓东希望到2015年可达到5-10亿元,并能够完成上市计划。从无到有的新公司,五年内就要上市,这如果放在保一初创时期恐怕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这也是两者的巨大差别所在。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天壤云泥之别呢?
其实,主要还是来自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保一初创之时,恰逢改革开放初起,刚经历了劫难的人们办企业不仅怕有“资本主义尾巴”之嫌,加上政策的不稳、市场的不成熟,很多时候需要企业来为自身发展创造条件。而反观今天,埃菲生的成长环境可谓优越。
埃菲生的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图为毛光烈副省长来公司视察
无论是温州市的各级政府还是高新区、开发区,对埃菲生的发展都特别关注,从项目的引进到落地,从研发中碰到的技术困难到企业的成长,他们都会及时帮扶。在他们的关心下,埃菲生成为温州市第一批转型升级的重点企业,并列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和省、市、开发区三级重大项目。今年,在温州科技局的牵线下,他们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签署了“光伏发电监控系统与软件研发”的技术委托合同,成为温州金融广场的第一笔科技项目交易。
而在市场层面,围绕国家在太阳能光伏方面寻求突破的契机,由埃菲生投资申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屋顶10MW光伏发电示范项目”被国家财政部列入2012年金太阳项目,光伏逆变器产品等销售形势非常良好,从欧美、非洲、亚太等地区的许多国家中拿到了很多订单。与此同时,就在前段时间美国与欧盟针对中国光伏拟实行“双反”调查,国内光伏企业风声鹤唳的危急时刻,埃菲生也没有停止增长。由于埃菲生的产品并不在“双反”的约束范围之内,因此企业发展并没有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