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单志广:智慧城市发展策略与顶层设计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移动Labs    2012/8/21 15:43:04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2012年8月21日至8月22日,中国移动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第六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聚焦于云、管、端、“台”,更广泛、更深入地探索构建合作共赢的产业新生态,打造移动互联新生活。以下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单志广发表演讲。

单志广:尊敬的各位嘉宾,下午好!非常荣幸借助无线分论坛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智慧城市方面的相关工作,我是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我们是国家发改委下属的事业单位,而且我们想讲的只是个人研究的一些看法而已。

我汇报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包括现在我们国家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我们开展的相关工作,因为我们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联合成立了智慧城市发展中心,有一系列的工作。还有一些对智慧城市的理解,还有我们参与的配合国家发改委智慧城市策略方面的工作,还有我们在武汉市2011年做的概念设计等工作。

大家知道,虽然智慧城市的概念是从08年11月底IBM提出智慧地球之后,在国内引起非常大的反响。随着我们信息化的发展,整个智能化是一个非常大的技术发展潮流。全球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就已经有很多城市启动了智慧城市相关的建设,特别是包括很多无线城市等等。而且随着我们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发展,我们看到现在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目前有一种统计,在国外在建智慧城市有200多个,特别是欧盟和东亚地方的发展比较快。我国在今年2月底之前有一个统计,说是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量已经达到150个左右,总体的计划投资规模超过了1万亿元,所以我们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在“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计划有40多个,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几个城市。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好、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地方,普遍把智慧城市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有35个城市的人均GDP在4000美元以上,超过8000美元的有十几个城市,所以可以看到,这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和信息化发展非常好的城市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共识。

现在很多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在着力推进这个智慧城市的建设,这里包括科技部门,像发展改革部门,工业信息化部门,还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等等。在去年,国家发改委和八个城市发改委也联合启动了智慧城市重要问题的研究,我担任联合研究项目的指导专家,主要目的是在国家层面上为未来我们国家的智慧城市发展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有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做一些前期研究。这里看到相关的子课题就变成了我们整个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方方面面,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包括基础设施的提升、包括城市的管理、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产业的发展、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社会服务发展机制、建设运营的创新模式等等。另外,国家发改委前期也起草了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相关情况报告,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目前也正在着手来起草关于我们国家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还有就是开展一些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一些前期工作。科技部大家都知道,在2011年初专门成立了智慧城市一期863专项,今年6月份又评审了智慧城市的二期。科技部主要是从智慧城市的关键技术、支撑技术、基础平台来做的支持工作。

我们国家信息中心是国家发改委下属的研究型事业单位,前期主要的工作是配合发改委做一些国家信息化的规划,也包括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指导意见中的相关信息化部分。我们也参与了前期刚刚发布的“十二五”政府工作规划研究的起草,另外我们前期在信息化战略规划和发展政策里也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课题,这是很多地方做了一些研究项目,也配合发改委做了智慧城市方面的政策研究工作。另外,在08年以后,我们也跟踪智慧地球、云计算、互联网的发展有很多研究的基础。在2011年初,我作为负责人,我们作为国家信息中心的一个团队,参加了武汉智慧城市概念设计的招标,最后也是在17个投标商里面我们成为第一中标人承担这个项目。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它的发展和城市的功能是衔接的,包括载体功能、经济功能等等,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着城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应该说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处理的难度在全球来说是少有的,因此我们国家城镇化的建设也必须依靠智慧这样一个发展才能够确保未来实现整个经济社会战略、模式和机制的转变,也就是我们传统的城市格局应该以从经济规模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战略向生态文明来转变。我们传统的模式应该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向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和智能产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变,而且我们城市的治理模式也应该按照整个发展潮流,从原有的粗放、经验型和公共参与很少的模式向未来的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

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来看一下智慧城市和我们原来讲的数字城市有什么区别。我们知道,我们国家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已经有至少20年的时间,在这个期间,我国的基础设施,包括我们电信运营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城市是否真的能够称得上智慧?举几个小例子,像这种司空见惯的路面塌陷,修理的时候往往会遇到棘手的问题,就是因为路面塌陷很多相关的水电煤气等等,现在分属于不同的相关部门,很难在第一时间实现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大家对于7·21北京暴雨印象应该还是比较深刻的,突发的灾难之后,我们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会变得非常脆弱,不仅和城市的建设有关系,还和城市的管理有密切的联合。比如说旅游,由于相关信息的不衔接,造成了很多的痛苦和无奈,还有社会公共问题的出现,还有在医疗问题方面。虽然我们现在有很好的相关硬件条件,但是我们的城市还远远达不到智慧,也就是说我们来看智慧和数字的区别来讲,就是数字化它能够推动智能化的发展,但是数字化发展程度很高,并不能够代表智能化的出现。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