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微电网作用不“微” 探寻南麂岛的未来之梦(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2012/6/18 10:47:17  我要投稿  

4台柴油发电机成岛上污染源

一直以来,由于远离大陆,大陆的电无法送到南麂岛上。虽然南麂岛只有2000左右人口,却有着自己的独立电网。

谈起南麂岛的“用电史”,岛上村民打开了话匣子。1999年10月1日以前,南麂岛柴油机组供电非常有限,不仅限时供电,而且电压也非常低,仅能勉强维持照明,一天只有三四个小时有电,居民生产、生活非常不便。1999年10月1日,南麂岛终于实现了几代人盼望已久的夙愿——24小时正常供电。

然而,岛上的居民用电和商业用电仅依靠一个10千伏的独立小电网——南麂柴油发电站。发电站目前有4台柴油发电机组,24小时轮流工作。由于仅有4台柴油发电机,能源结构单一,发电效率低,经常会因供电不稳定造成电灯、电视忽明忽暗。

不仅如此,由于岛上以柴油机发电为主,遇上台风,柴油运不上岛,只好停电;加上柴油发电机屡屡出现故障,有时还会出现部分渔民无电可用。柴油发电机持续的轰隆响声、不断冒出的黑烟,也与美丽海岛的形象极不相符。

6月12日下午,站在南麂岛柴油发电站门口,平阳电力公司发展基建部工程师刘光涨指着周围熏得黑黑的山脉说,柴油发电机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已成为南麂岛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可以想象,为了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将持续增加柴油发电容量,对海岛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不符合建设绿色电网的要求。

刘光涨算了一笔账:柴油发电的条件下,每一千瓦时电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含量是0.997千克,南麂岛一年用电量约400万千瓦时,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是3988吨,这是一笔巨大的“污染账单”。

旅游业兴起岛上遭遇用电瓶颈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南麂岛的渔民,大多是靠海吃海的,他们的收入来源多为大海天然馈赠的各式海鲜和利用海水种植的海产品。而随着南麂岛美名远扬,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这给一直从事渔业的渔民带来了新的商机——旅游接待。

由于岛上所有的电力来源全依靠柴油发电机,随着岛内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用电需求越来越无法得到满足,每年夏天宾馆里都不能开空调,令游客苦不堪言。

老杜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渔民,家中有20多间客房,在旅游旺季时生意非常火爆,但是因为用电受限,经常听到客人的抱怨,老杜也是无能为力,“谁叫南麂岛缺电呢!”

火昆澳村72岁的老渔民阮文翠临海而居,他曾经历过南麂岛从无电到有电的日子。1958年,19岁的阮文翠来到南麂岛驻军,4年后,阮文翠退伍回老家。但留恋南麂岛的他没过多久又回到了这里,成为这里的第一代渔民。如今他膝下有3个儿子,5个孙子,以岛上捕鱼为生。新兴的旅游业让他们在捕鱼之余有了副业,平时就在海边卖卖水果、饮料及新鲜的海螺。

阮老伯说,“前几天路过驻岛部队旁边,看到岛上要建设微电网工程,我也不懂这些专业名词,但听现场的工作人员说,以后海风和太阳都能转换成电,岛上再也不会缺电了。我心里终于有盼头了,以后儿子和孙子用电再也不用发愁了。”

通过在海岛建立多种能源互补的微电网,就地取材、就地消化,未来南麂岛将成为国内标志性的绿色能源综合利用智能岛屿。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