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四处缺电的夏季即将到来,内蒙古依然年复一年地为电力送不出去而发愁。
多煤多风的内蒙古,目前是全国最大“电源”。截至2011年底,内蒙古发电装机容量7363.36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
2009年,蒙东电网所辖赤峰、通辽、呼伦贝尔、兴安4盟市正式并入国家电网,而分管除原蒙东电网区域之外的8个蒙市的蒙西电网,则成为了最后一个独立的省级供电企业。
如同一个小小的王国,作为独立电网,蒙西电网对所辖区域的电网建设、决策运营、电价制定、电力购销都有决策权。为了降低工业、生活用电成本,增加招商引资的筹码,蒙西电网的电价往往低于全国其他地区。
但蒙西电网,由于与国家电网外送通道少,造成严重的窝电现象,火电停机三分之一,风电机组停风42%。
目前,无奈中的蒙西电网,正在计划向蒙古国以及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南方电网供电。
外送:25年没增加一条通道
1980年代,内蒙古有两条通向华北的线路:“丰泉—万全”、“汗海—沽源—平安城”的4回500千伏超高压线路。但25年过去了,内蒙古境内再没有增加一条外送通道。
按照国家电网“三纵四横一环”的规划,其中涉及蒙西8个盟市的有两条,一条是锡盟至南京的1000千伏的特高压交流线路,一条则是蒙西至长沙。
2008年底,两天线路的可研报告完成,该报告在2009年由国家发改委审核。2010年,报告再做出更改后获得国家发改委的“路条”,但至今仍没有结果。
事实上,内蒙的电力通道建设,已经是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大工程。201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21号),专门花一个章节谈到了加快电力输送通道建设:
将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纳入国家电网建设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建设。加快蒙西、呼伦贝尔等煤电基地至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输电通道前期工作,研究论证锡林郭勒至南京等长距离大容量高电压等级输电通道建设……鼓励利用火电输出通道外送部分风电,扩大电网接纳风电规模,配套建设调峰电源,统筹制定风电消纳方案。
针对这项安排,2011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定下目标:2011年下半年,锡盟到南京的特高压项目要开工建设;2011年底,蒙西到长沙的特高压项目要得到核准。但据悉该计划又将推迟到今年下半年。
同样是在蒙西,由央企投资的大唐托克托电厂由于对国家电网实行点对网连接,供电能力很强。据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人士透露,蒙西地区点对网电厂的外送电网总量,相当于蒙西电网的4倍。
“蒙西电网和国家电网都是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追求,比如在特高压线路是直流还是交流的问题上,双方争执不下,为什么?交流有利于国家电网其他区域的供电,而直流则更有利于蒙西电网。这种争执是正常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6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一位官员告诉时代周报:“1992年电力体制改革后,内蒙古保留了省一级的独立电网—蒙西电网,这也是国家支持内蒙发展的一项政策,内蒙的产业政策是加快承接沿海地区高载能产业的转移,目前蒙西电网的销售价格普遍比国家电网低3—5分/度,逐步形成了电价洼地的优势。蒙西电网也因此常年政策性亏损,企业担负着很多社会责任。”
“如果电价低洼的优势不再,内蒙发展的路子肯定会慢下来!高载能企业将马上搬走。比如煤化工、电解铝企业这样的高载能企业,电解铝企业70%的成本是电力。”上述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