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抽水蓄能电站初始成本较高,理论上说,在销售电价不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节省燃煤、提高燃煤发电利用率实现收益平衡。但在我国发电和电网分开的体制下,利益始终难以平衡。
“说到底还是电价体制不合理。”吕明治指出,抽水蓄能的事故备用、调峰等功能和作用在电价中都没有体现。
此外,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权由两大电网掌握也引来颇多争议。
对此,吕明治认为,投资主体不一定要限定为电网公司,关键是应有合理的投资回报,否则投资主体很难提高投资积极性。
“尤其是现在电网安全运行压力很大,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应该想办法解决。”吕明治说。
胡学浩也认为,一旦开始实行分时电价等政策,抽水蓄能电站将有利可图,届时各种投资主体都可以开发,抽水蓄能才能大规模发展。“需要国家解决体制、价格问题。”
遭遇火电扩张
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抽水蓄能装机约2500万千瓦,根据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到2020年抽水蓄能需达到7000万千瓦,仍有较大差距。
但国家能源局最近召开的一次座谈会却传出消息:抽水蓄能可能放缓建设脚步。
据悉,过去几年中,我国火电装机迅速扩张,提前10年完成了2020年电力规划目标,不理性的投资驱动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忽略效益,只注重规模。而由于盲目扩张,很多地区甚至出现火电机组闲置的情况,这也使得抽水蓄能“英雄无用武之地”。
“抽水蓄能有很多优势,但因为大量火电机组闲置或低功率运行,国家能源局有些领导担心继续发展抽水蓄能会抬高电价。”张博庭告诉记者。
有消息称,未来能源局对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原则将调整为“不单独给电价”,完全依据电网需求建设,防止抽水蓄能电站也成为投资驱动的项目。
“如果采取这个策略,抽水蓄能肯定要受到很大影响,估计完不成计划目标。”张博庭说。
不过张博庭认为,目前从电价的角度控制抽水蓄能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如果从国家长远发展角度来看,还是应该发展抽水蓄能。
胡学浩也指出:“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将来火电站的比重肯定是要减少的,火电调节能力会越来越弱,所以抽水蓄能长期来看应该大力发展。”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各发电集团也意识到前几年疯狂扩张的问题,目前观念已有所转变,“现在已经不再玩命上火电机组了,不过效果可能要几年后才能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