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直流背靠背联网 进入调试投运阶段
10月10日,中俄能源电力合作项目——中俄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进入调试投运阶段。这是目前规划建设的中国从境外购电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输变电工程,将架起中俄两国能源互惠合作的桥梁。中俄开展电力合作,尤其是中俄直流背靠背联网输电工程的建设,提高了中国东北特别是黑龙江地区电网输送能力,为中国从俄罗斯远东大规模购电解决了电力输送问题。
中俄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的另一大亮点在于设备国产化。据了解,500千伏中俄直流联网黑河背靠背换流站容量750兆瓦,安装6+1台换流变压器。在换流站工程中,国内直流输电技术国产化的成果得到了充分应用,成套设计、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现场施工调试均实现全部自主实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视察500千伏黑河换流站工程建设情况时这样评价:“主设备国产化率达100%,同时在中俄500千伏交流线路上全部采用国产线路保护产品,这也为国产设备进入俄罗斯市场奠定了基础。”
点评:
中俄作为邻国,又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和生产大国,因此,能源合作在双方关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俄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丰富了中俄能源合作内涵,积累了合作经验。同时,中俄能源合作更像一个杠杆,撬起的是中俄合作的新天地。中俄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在提高俄远东地区能源利用率,推动黑龙江省建成并加强与特高压相协调的“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东北网架,扩大中俄两国间能源项目合作,加强中俄两国优势互补的同时,也将极大促进中俄边贸及地方经济发展。
世界首个±660千伏 直流输电工程投运
2月28日,400万千瓦来自宁夏东部的清洁电能,通过1300多公里长的宁东直流输电线路输入山东电网,标志着国家电网公司又一项重要的跨区电网直流输电工程——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全部建成投运。宁东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上第一个±660千伏电压等级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点电网建设项目、山东省实施“外电入鲁”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西北电网向华北电网送电的重要通道。
宁东直流输电工程的建成投运,实现了将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宁东的火电打捆直送山东的梦想,输送电量相当于在山东新建7台60万千瓦机组。随着宁东直流输电工程全部建成投运,将更好地发挥电网配置能源资源的网络功能,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科学合理的能源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缓解煤炭运输压力,节约燃煤,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点评:
宁东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新电压等级自主化水平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工程的建成投运,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直流输电电压标准序列,填补了±660千伏等级直流输电空白,取得了丰硕的技术创新成果,成功解决了±660千伏电压等级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电磁环境与外绝缘、直流系统成套设计、阀厅设计和不同技术路线融合等技术难题,首次独立实现了新电压等级直流系统的自主设计、主设备自主研发、自主成套、自主建设和自主调试运行,极大提高了民族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国网首批农网 智能化试点工程验收
经过两年辛勤耕耘,国家电网公司农网智能化建设喜获丰收。10月25日,浙江鄞州农网智能化试点工程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专家组验收,至此,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首批3个试点项目全部验收过关。
该项目于2010年1月启动,总投资8000多万元,紧密围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总体目标,立足农村供电特点,研究解决农网智能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开展农村智能配电网试点,为大规模推进农网智能化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经过两年建设,智能配电台区设备、中低压电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无线蜂窝通信网络等关键成果相继问世,一些有代表性的建设模式初步形成。
今年,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扩大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建设范围,将山东高密和蓬莱、安徽肥西、河南荥阳和孟津、辽宁沈北新区列为2011年试点,并于3月全面启动项目建设。据了解,第二批试点工程预计于2012年年底建成。今后,国家电网公司将拓宽智能配电台区、农网配电自动化等关键技术的覆盖面,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强重点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研究,突出抓好县域电力通信网建设,逐步建立农网智能化系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