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2月18日的2011年电力企业高峰会上,电荒问题再次被关注。今年3月份,在还未进入用电高峰季节,全国多个地区已经出现了用电荒的问题。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负责人均认为火电在建规模的持续下降,用电荒在未来两年恐会成为常态。
为了更好地协调各地电力资源,避免出现大面积用电荒,并且保护环境,我国在近几年大力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国家电网就宣布,在未来5年内投资2500亿美元,全面加快智能电网的发展,其中450亿美元将用于发展智能电网技术。
政策推动、技术支持是现阶段我们国电力行业发展的需求,SAP在今年6月份推出了HANA,让业界看见了一个强大的计算平台。近期,针对电力行业的特殊性,SAP推出了基于HANA之上的智能电表分析解决方案。本网记者专访了SAP亚太及日本区行业和解决方案高级副总裁冯霭蓉和SAP中国行业业务解决方案组织副总裁GeneLikins,详细了解了智能电表分析的优势以及其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情况。
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智能电网的潜力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还是依赖于用煤炭发电,据悉,2010年煤炭发电占到总电量的70%左右。煤炭的供应和煤炭价格的波动都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智能电网需要的是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之前有关于智能电网的解读,即电网本身能够思考、能够自主行动、自主判断。
无论是经济的需求,还是风电能的加入,智能电网日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生活。GeneLikins强调由于市场需求和电网系统的产能,“未来中国的智能电网市场,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GeneLikins还指出国家需要充分地挖掘智能电网潜力,包括:一标准的问题,即确定电网之间衔接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数据需要相互传输以及通过什么样的频率来传输这些数据;二系统问题,除了智能电表以外,还需要考虑超高压输电线的问题、智能家用电器的使用以及如何收集相关的数据;三提升创新能力,需要跟踪所有能源的使用情况,并根据使用方式进行定价。
对于SAP,传统的定义还是将其作为一个ERP厂商,而事实目前SAP针对各个行业推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SAP也相应地对这个市场做出了一些分析。冯霭蓉在采访中就分享了SAP在这个领域的一些看法,“我们认为,应该在电力行业的零售商、发电厂和电力传输企业之间建立一个综合的平台。”
综合的平台对于数据的分析能力也有着新的要求,冯霭蓉说到:“分析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即客户的身份识别、客户事件及分析管理和电网这个层级的分析能力。”
针对这个三个层面的分析需求,HANA都可以满足。“我们可以使用HANA这个技术来分析这些刚出炉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