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源建设方面我们通常是相对看好核电,由于节能减排压力使我国火电建设近年来出现了持续投资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电荒的存在,我们认为火电的建设投资下降的趋势应该会趋缓,每年我国应该可以保持6000万千瓦的火电建设。而新能源方面,由于风电和光伏受成本和技术方面影响,仍然难以取代核电在我国发展的地位,目前看来核电是最能与火电相竞争的清洁能源。我们之所以看好核电的发展,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全球范围内来看,我国核电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目前我国在运行的核电只有14个,与核电大国美国、法国相比均有较大的差距,美国有104个,何况美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另外节能减排的压力促使我国不可能大范围地进行火电的建设。还有就是由于我国大力推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和日本相比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因此我们认为在技术方面我国核电安全可以大大提高。最后就是由于2011年停电核电项目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很多项目前期投入已经在上百亿元。
我们之所以认为大力推进,因为他们可以高效利用我国的电力资源,具有坚强的智能特征,其坚强的特征体现在坚强的网架结构,具备大范围调动我国资源的能力,其智能化能够体现在信息化、数字化等科技手段为主,推动电力配置。因此增强智能电网建设可以高效运用我国电力资源,是可以在我国大力推进的。
目前智能电网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国内电网建设处于试点规划和标准制定的末期,2012年将进入大规模制造阶段。另外就是在变电、用电以及通讯信息三各环节的投资比重也是最大的。从2011年智能变电站的进程来看,最新第六批智能电站招标比例已经达到了50%,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过程。保护设备的采购比例也达到了27%。因此我们认为由于其技术优势,在国网招标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地位,在智能变电化的环节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将在我国智能化改造中明显受益。
特高压肩负了我国智能电网的坚强网架结构,具备大范围调动我国资源的能力。包括西南水电、北部煤电等富足地区的能源必须通过特高压输送到我国电力短缺华东、华南领域,在2020年将形成三纵三横的网架结构。然而2011年特高压项目明显低于预期,国网计划7个项目审批,但是目前只有2个项目通过。特高压建设最直接的因素,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需求仍然在8%-9%的增长,因此必须对电力富足地区的电力能源通过特高压建设输送到短缺地区,另外我国应该是进输电、远输煤,目前来看这种观念已经不合时宜,在节能减排的压力下,目前部分依靠火电的现象也是不可取的。
由于特高压在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方面都受到严重质疑,目前我们认为安全性可能是处于第一位的,但是在安全性方面已经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第一种就是维持现有的华中、华东、华北地区的结构,各大区以这种直流输配电线路相连,还有就是华中、华北地区与华东地区,目前从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来看特高压是安全性最高,虽然现在这三种方案具体采取哪一种仍然没有定论,但是我们认为特高压推进是不可避免的。在有效性方面,我们看到煤替代和节能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同时示范的扩建工程现在在10月底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实验,最高输电能力已经达到了设计要求,目前正在紧张地进行第二阶段的实验,我们认为扩建工程和圆满完成实验结果的可能性很大。由于煤价和运力瓶颈、环保等方面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原来输煤的传统观念已经不合时宜。这一批线路的建成将有效缓解华东地区的电荒,特高压电力有望触底回升。特高压建设主要是在公司方面,在变压器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