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历时3年,上海交大李贻杰教授团队首创国内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1月23日上午,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研讨会暨成果发布会在上海交大举行。校长张杰院士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中科院甘子钊院士、赵忠贤院士,中国工程院黄崇祺院士,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胡世辉、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晓春,赣商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凯元、总经理邱炜等,副校长吴旦、副院长曹兆敏,农生学院分党委书记周培,物理系系主任季向东、党总支书记叶庆好等出席研讨会和成果发布会。
张杰校长向李贻杰团队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领域取得的新突破表示热烈祝贺,对关心和支持该项目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张杰说,为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作贡献是交通大学发展的两个重要推动力。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研发成功是这两个推动力的结晶。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在工业、医学、国防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张杰表示,交通大学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该项目取得更大突破,给国家的重大需求作更大的贡献,在科学前沿的探索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
李贻杰教授汇报了研究进展。他介绍了超导带材的发展历程、超导电力的应用现状、项目意义、战略目标和项目进展。2008年底李贻杰教授科研团队承担了科技部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863重点项目研发任务。在总投入科研经费低于美、日、德等国的情况下,通过吸取国外研发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从 2008年论证到2009年1月开始实施,再到研发成功,历时3年,终于研发成功100米量级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制备工艺,而美、日、德等国研发成功百米量级工艺,都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李贻杰教授表示,后续的研发工作将重点解决长带的均匀性和重复性,提高带材载流能力,研发公里级长带的镀膜工艺,由赣商集团实现批量化生产,并形成相关的超导产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