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信息通信平台是支撑,电网的智能化首先要求通信网络智能化。而通信网智能化能否实现,又取决于通信基础是否扎实。今年2月,湖北省电力公司在通信系统开展了一场以“通信资源规范化整治、建立通信基础数据库”为主题的通信资源标准化管理活动,积极适应智能电网发展的新形势。
没有通信标准化,确定一根线缆的走向可能忙活半天
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就是在技术上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这些特征的实现要依托先进的通信技术,而先进的通信技术必须建立在有效的通信资源之上。
湖北公司并不缺乏通信资源。近年来,湖北电网实现了通信网络传输媒介光纤化、业务承载网络化,运行监管也正逐步实现自动化、信息化。但在过去,湖北公司的通信工作侧重于建设,运行管理等基础工作相对滞后,没有统一的运行管理标准,存在机房线缆布放随意性较大的问题,个别单位甚至还发生了误碰线缆、误动设备等现象。在排查故障时,有时竟为一根通信线缆的走向而大费周折。
反思这些现象,湖北公司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通信工作水平,就必须在通信基础管理上下工夫。2007年,湖北电力信息通信中心引入主网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和成熟经验,踏上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征途。今年4月23日,湖北公司大刀阔斧,全面开展通信资源标准化管理活动。来自16个基层单位的600名通信员工,全力奋战在150个通信站点资源标准化整治现场。
实现标准化,处理缺陷时间从半天缩短至半小时
在通信资源标准化管理活动中,湖北公司对信通中心机房、220千伏变电站通信机房、500千伏变电站省网通信设备、线缆等进行了标准化整治。
信通中心迅速制定了通信系统资源命名及标识标准,9类主要通信资源全部有了统一的命名规则,连通信资源的标签尺寸、字号、颜色和摆放、粘贴位置都有了明确规定。这一标准如同给通信资源“身份证”,大到设备机架,小到板卡槽位,名称、位置、业务方向、编号等信息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