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工作会强调,“必须把勇立时代潮头、改革创新立网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公司以改革增动力添活力,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成果量质齐升,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基层生产科研实力倍增、活力竞放,面貌焕然一新。
近日,广东电网公司广州黄埔供电局自主研发的“哪吒”等智能机器人上线试用,折射出改革创新给基层干事创业带来的欣欣向荣新面貌。
一张长桌,十几把椅子,广东电网公司广州黄埔供电局新一代数字电网智能作业机器人创新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骨干成员、公司的技能专家还有几位青年员工聚在一起。
“大家有啥问题,都说说。”该局副总经理周鑫为讨论会开了场。成果转化的问题,工具融合的问题,版本重组的问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氛围热烈又融洽。
经过讨论,“悟空”项目团队牵头人王喜军计划年底前推出的“悟空”2.0版本,硬件方面将强化车臂协同、主从协同一体化,软件方面则加入具身智能,既支持MR混合现实遥操作,又支持部分工作自主完成。更重要的是,南方电网公司目前共涉及带电作业类型41种,1.0版本已经能够完成9种,这已经覆盖了日常工作70%-80%的作业任务。而2.0版本更是在此基础上新增了18种作业类型,“悟空”的业务范围正变得越来越广。
“我报告个好消息,人形机器人‘哪吒’的原型样机已经出来了,调试一下就可以上线试用。”“哪吒”的课题负责人、实验室高级工程师李彦豪说。
现场气氛逐渐升温。这是黄埔供电局每月必开的讨论会,着重推动解决局里的“小年轻”和技术技能专家们在科技创新方面遇到的难题,精准狙击问题,推进工作进度,鼓舞工作士气,探讨研发方向。
最近,随着“悟空”即将完成首次成果转化、数字孪生机器人“哪吒”和机器狗“哮天”研制成功准备上线,身兼班组工作和研发工作的这些85后青年干部员工忙碌更胜往昔,李彦豪忙着提升“哪吒”“哮天”的多维物理场数据精准度,王喜军更是还肩挑“悟空”产品经理的大梁,每天无比充实。
得益于改革创新各项举措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黄埔供电局在改革创新双轮驱动、协同发力下,获得了“1+1>2”的发展实效。该供电局不仅自主研发了拥有103项核心专利的全国首台混合现实技术遥操作带电作业机器人“悟空”,斩获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让作业人员能够在“千里之外”拥有身临其境的控制触感,实现带电作业、检修清障手术级的精细化操作,提升工作效率85%,每年可帮助减少人工70万人次,还基于工作需要,研发能源电力行业首个人形数字孪生智能运维机器人“哪吒”,以及主要用于管廊巡视、配网走廊巡视、台架巡视的机器狗“哮天”。
“电影《哪吒2》票房破百亿了,‘做自己’是哪吒身上最鲜明的特点。我们的电力机器人‘哪吒’除了功能上的强大和哪吒的战力爆表相似之外,也同样代表着我们基于能源电力行业独特需求‘做自己’的自我探索。”李彦豪说。
据了解,人形机器人“哪吒”具备多模态感知系统,集成2毫米定位精度的激光雷达、0.5毫米测距精度的深度相机以及0.5℃测温精度的热成像仪等传感器,配备电磁屏蔽层,在50千伏强电场中仍能稳定作业,引入最新的Deepseek-R1等多模态模型,响应速度突破50毫秒,灵巧手可持各类专业设备作业,实现人机协同效率提升300%,有效突破传统机器人“遇电即瘫”瓶颈,精准破解高压设备带电检修、隐蔽风险实时预警、立体应急响应等行业难题,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全天候、全场景、全自主”的智能守护。
不知不觉,半小时过去了。散会后,王喜军还在记录。当被问到在想什么时,他说:“技术永远是借不来的,我们的一切探索都是为了解决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赶上公司的好环境好政策,给了我们大力支持,还能技术变现,个人从中既能获得荣誉又能获得奖励,大家都说赶上了‘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