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点
总体思路
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要求,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
●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
●完善现货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
●健全中长期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
建立健全支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
●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
●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的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
●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的结算方式
●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的退出规则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落实
●强化政策协同
●做好跟踪评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总体思路,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建立健全支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还原商品属性、发挥市场作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势在必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进一步全面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国家陆续出台多项价格、财政、产业等支撑性政策,新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4年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已超过煤电装机,对能源体系影响增大。而固定价格无法充分反映市场真实供需情况,缺少精准、灵敏的价格信号,极大限制了市场配置资源,也不利于通过市场价格波动公平承担系统调节责任。随着技术迅速进步、行业加快发展,新能源行业成本大幅降低,上网电价从“标杆电价”阶段迈入“平价上网”阶段;各地电力市场快速发展,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基础规则体系基本形成,为市场调节资源配置提供了条件。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技术发展、经济性与生存能力提升、市场加速构建等,为新能源全面市场化夯实基础,市场化条件日趋成熟。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面推动电价市场化改革再上新台阶
价格是市场的“指挥棒”,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为了加快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正式拉开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序幕。《通知》进一步深化电价市场化改革,让灵敏、准确、透明的市场价格信号引导市场资源配置,推动新能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新能源边际成本低,但带来系统成本上涨,入市交易将推动新能源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成本,有利于推动调节性资源加快建设,引导新能源、调节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新能源进入电力市场,也有利于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分类施策、统筹兼顾,多措并举推进重大改革平稳推进
《通知》创新引入“机制电价”概念,建立“多退少补”、按月结算的差价结算机制,有助于增强信心、稳定预期,推动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分类施策,充分考虑新老项目经营成本差异,保持存量项目政策衔接,稳定增量项目收益预期,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完善现货市场、健全中长期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保供应、促转型、稳价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期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和效益最大,如企业通过中长期市场锁定价格、对冲风险,电力交易机构探索组织开展多年期交易等;坚持统筹协调,行业管理、价格机制、绿色能源消费等政策协同发力、共同推进。
循序渐进、适时退出,行业高质量发展才是硬道理
《通知》提出,适时对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进行评估优化,条件成熟时择机退出。从行业规划与发展视角来看,无论是标杆电价、平价上网还是市场交易配套结算机制,都体现了在行业发展不同阶段需要进行科学合理、适时适度的引导与培育,这一循序渐进、动态调整、适时退出的路径最终目的是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坚持市场化方向;从新能源行业发展视角来看,市场是最关键直观的“考试”,加速技术进步、加强灵活性资源布局、强化成本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才是生存与发展的硬道理。
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系统深远,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是电力领域又一重大改革措施,是以市场化方式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由之路,将极大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作者单位: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技术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