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我国用电量增速超过GDP增速原因分析及趋势研究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电力  作者:国网能源院  2025/1/6 17:28:52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文章来源 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 作者:国网能源院)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特点

短期内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波动较大。1978-2023年,我国年度电力弹性系数最大值为1.79(1989年),最小值为0.14(2015年),年度之间波动较大,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环境变化、气候波动等因素,对电力消费和GDP的影响不对称。中长期电力弹性系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1978-1999年,我国经济轻工业产值比重上升并保持在较高水平,全社会用电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81;2000-2009年,经济步入重化工快速发展阶段,全社会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1.13;2010-2019年,经济进入新常态,重化工业发展放缓,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全社会用电增速略低于经济增速,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93;2020-2023年,受稳增长政策等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连续四年高于经济增速,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持续高于1。

(二)2020-2023年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走高原因

2020-2023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连续四年大于1,不同于疫情前十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总体小于1的情况,也与工业化后期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的国际经验不一致。对于这种现象,有我国用电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对称、高耗能产业较快增长、气温影响凸显等传统因素影响,也有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等新生因素的影响。

(1)用电增长原因分析

用电量快速增长,主要是经济韧性增长、电气化上升、夏季气温偏高等因素拉动。2020-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为6.2%,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我国经济韧性较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强大而全面的生产链、供应链优势,顶住疫情冲击,GDP年均增速为4.7%,对用电增长贡献率为74.5%;二是电能替代深入推进,电气化水平持续上升,受智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电动汽车推广、“双碳”政策等影响,电气化稳步上升,由2019年的25.1%提升至2023年的28%,电气化对用电增长贡献率为38.6%;三是气候气温影响显著,尤其是夏季气温偏高,其中2021年较常年偏高0.8℃,2022、2023年分别创历史同期最高和次高记录,降温采暖电量年均增加490亿千瓦时,对用电增长贡献率为11.5%;四是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4.8%,略高于GDP年均增速,每百户家庭空调拥有量达到140台左右,居民基础用电量年均增长6.2%,对用电增长贡献率为9.8%;五是数智化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如数据中心机架规模保持两位数增长,数字化基础设施增加对用电增长贡献率为8.0%。

然而,仅对用电量快速增长原因的分析,尚不足以解释用电增速持续高于经济增速,即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的现象,应结合用电与经济两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2)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原因解析

1)增速差距解析

从原理上看,全社会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的差距,主要是由于用电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不对称影响。其中第二产业单位增加值电耗高,用电比重显著高于其增加值比重,其发展对用电增长的影响大于对经济的影响;相反,第三产业单位增加值电耗低,增加值比重显著高于其用电量比重,其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大于对用电增长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当第二产业用电增速接近或超过其增加值增速时,全社会电力增速会高于经济增速。

从部门看,用电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对称、第二产业用电增速相对较快,是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的根本原因。2020-2023年,第一产业受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等影响,用电量年均增速为9.8%,增速最快,但是其用电量比重和增加值比重最小,对用电增速高于GDP增速的影响可以忽略。第二产业受工业稳步恢复带动,用电量年均增速为5.2%,高于其增加值增速0.2个百分点,叠加用电比重大幅高于其增加值比重,导致全社会用电增速与GDP增速差距扩大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受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换电等快速发展影响,用电量年均增速为7.8%,高于其增加值增速3个百分点,但用电比重显著低于其增加值比重,导致全社会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差距缩小1.0个百分点。居民生活用电年均增速为7.2%,高于经济增速2.5个百分点,导致全社会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0.5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高耗能行业对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的贡献最大,新能源、高技术产业的贡献正在突显。

从结构比较看,31个制造行业中有21个行业用电比重高于其增加值比重,其中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化工、建材行业用电比重分别为10.3%、8.3%、7.5%、5.5%,分别高于其增加值比重9.1、6.9、5.7、3.4个百分点,不管是用电比重,还是用电比重与其增加值比重的差距都是最大的;其他行业用电比重均低于4%,且与其增加值比重的差距均在2个百分点以内,其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烟草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用电比重低于其增加值比重超过0.5个百分点。

从增速比较看,2020-2023年,高耗能行业中,受电力投资、新能源汽车、建筑新材料技术等影响,有色金属、建材行业用电增速分别为6.3%、3.4%,分别高于其增加值增速1.3、1.1个百分点,而化工、黑色金属用电增速分别为6.1%、2.9%,分别低于其增加值增速0.6、0.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中,受“新三样”生产、人工智能应用快速发展影响,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用电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20.5%、12.8%、12.5%,均高于其增加值增速4个百分点以上;消费品制造业中,受出口替代效应、电气化提升等拉动,食品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用电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8.4%、7.0%、5.5%、3.3%,高于其增加值增速4个百分点以上。

基于行业用电、增加值结构及增速情况分析发现,2020-2023年,高耗能行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年均增速分别为4.8%、8.3%、4.8%,分别高于其增加值增速0.5、0.8、2.6个百分点,分别导致全社会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1.1、0.4、0.2个百分点,其中高耗能行业影响最大,主要是其用电比重大幅高于增加值比重约2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快速增长,主要受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制造等快速增长影响,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用电量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6.0%、9.5%,分别高于工业用电增速9.7、4.2个百分点。

2)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波动解析

历史经验显示,第二产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是全社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波动的主因。第一产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波动性最大,经常与全社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相背离;第二产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波动相对较小、主导着全社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波动;第三产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大多数年份在1以上。三次产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与全社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4、0.89、0.27。此外,居民生活用电波动也是全社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波动的重要因素。

第二产业是过去四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的主导因素,其中有色金属、化工、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影响较大。2020-2023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1.34,连续四年均大于1,三次产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2.8、1.2、1.9。经过测算,三次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的贡献率分别为2.9%、57.3%、20.6%、19.2%,第二产业用电增长仍然是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的主要原因。主要行业中,高耗能行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用电的贡献率分别为24.8%、13.8%、6.6%,其中有色金属、化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0.1%、7.2%、5.2%,贡献率较为突出。

总之,不论针对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的差距,还是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量化分析都表明,第二产业用电量比重高且较快增长是主要原因,其中高耗能行业影响最大,新能源、计算机等高技术行业的影响在增强,主要是新能源、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综合考虑产业结构优化、电气化提升、数智化技术发展、能效水平提升、人民生活改善等因素,预计2024-203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仍将高于经济增速,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约为1.1。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