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虚拟电厂 输配之争与置身事内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  2024/10/10 11:25:13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虚拟电厂的南北特性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分析了当下中国虚拟电厂的“南派”和“北派”差异。

(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

北派,一般更关注虚拟电厂作为一个可调度的电厂,参与电力系统平衡,尤其是更接近实时化的平衡,强调电厂调频调峰的性能、容量可用性、可靠性、接入安全性等指标,通过辅助服务市场获得收益。

北派虚拟电厂一般是送端电力省份,或者是电源中心,比如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即需求小于本地供给的电力省份。

南派,一般更关注负荷侧的资源属性,强调分散式负荷侧资源的聚合管理与用户互动,是传统电力营销业务中需求侧管理、需求响应的业务延伸,目前更倾向于用需求响应补贴去启动市场。

南派虚拟电厂一般是受端电力省份,或者是负荷中心,比如江浙沪、广东,即需求大于本地供给的电力省份。

虚拟电厂与电力市场化的特征

如果我们结合电力市场进展,就会发现,北派虚拟电厂所在的省份,往往是对现货市场建设较为积极的,而南派虚拟电厂省份,尤其是国网范围,对现货市场的态度往往比较暧昧。其实背后的动因无非是:

新能源装机与消纳的矛盾。

一方面,由于新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性,导致“北派”省级电力系统存在巨大的调频调峰压力,迫切需要通过现货市场传导供需信息,并且调动虚拟电厂参与平衡。

而“南派”的省级电力系统,总体来看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并不突出,输电网系统的实时平衡问题并不急迫,即使启动现货市场,相比北派电力市场,日内-现货的波动性也并不显著增加,集中式虚拟电厂能发挥的空间不大。

另一方面,由于“北派”省份的行业、产业特性,集中式高耗能的重化工业电量占比较大,负荷侧资源的集中度较高,所以更关注输电网系统的平衡,以及在省级集中的批发侧辅助服务市场进行互动,选择“场内启动”的做法。

南派的电力系统,二三产业发展较为均衡,电量消耗呈现“分布”特征,重化工业整体占比相对较低,大量中小型企业的中小型负荷是消费主体,分布式电源的装机和消纳较为活跃,用电缺口时段需要负荷侧的广泛参与。于是选择了“需求响应”的路径。

虚拟电厂与输配之争

虚拟电厂是参与电力系统“时空”平衡的一种资源。

从时间尺度来说,从秒级响应,到跨季度、跨年的平衡,目前虚拟电厂更多还是参与日内级别,也就是小时级别。

随着电力市场化的深入,批发侧价格-零售侧价格的逐步挂钩,零售端的中长期电力合约价格也将逐步波动,这时可能虚拟电厂的负荷资源还能参与跨月、跨季的平衡,帮助售电公司降低购电风险。

从空间尺度上看,虚拟电厂可以参与输电网系统平衡、配电网系统平衡,以及微电网系统平衡。

北派虚拟电厂更关注集中式资源聚合,参与输电网平衡,而南派虚拟电厂更关注分散式负荷侧资源与配电网层面的平衡。

这两种不同的空间尺度,代表了两种虚拟电厂的实践思路,当然也不是非黑即白,南派中也有聚合商通过辅助服务市场参与输电网平衡的盈利模式,只是相对较少。

其实这背后也隐含了电网企业内部部门,在电力市场、补贴政策、虚拟电厂主导权等方面的竞争。

北派因为是发电大省,用电管理部门相对弱势,而面向发电侧管理和输电网调控的调度部门相对强势,所以倾向于集中、场内的资源交易,同时由于新能源消纳压力大,更为积极的推动省级集中电力市场的建设,用现货价格去疏导电网安全风险,引导资源参与实时平衡。

南派是用电大省,负责用电管理的营销部门相对强势,所以倾向于以地市供电公司、配电网+负荷侧分布式资源的互动,在没有分布式电力市场的情况下,先行采用需求响应补贴、场外启动虚拟电厂业务。同时,因为新能源消纳量小,原有的电力供需利益关系稳定,对现货市场传导电网平衡风险的需求也不是特别迫切,自然对现货市场不是非常积极。

虚拟电厂与电力市场体系

谈到这里,很多期待现货市场快速启动,马上成熟,并以此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的虚拟电厂运营商可能要失望了。

因为无论是南派还是北派,虚拟电厂的基本特征是:

负荷侧各类可调节资源的管理与集中调度,以虚拟电厂的形态参与平衡并获得收益。

北派虽然电力现货进展很快,但是辅助服务市场有了价格,自然竞争也很激烈——灵活性火电机组拥有更低的成本优势,更强的实时响应,更好的跨周期能力。

南派现货市场进展较慢,虽然有营销部门通过“新型负荷管理系统”,以补贴方式鼓励运营商、集成商参与,但是补贴模式始终不是市场化的终极方向,而即使批发侧现货推进,也会遇到北派一样的火电(还有大量水电机组)竞争。

个人认为,随着配电网有源化、分布式光储渗透率提高、V2G这样的新型电力“产销者”的大量出现,新型电力系统的平衡模式,

未来一定是“自下而上”的,

而电力市场的进展,只可能去适应这种模式。

适应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在批发侧场内市场,增加配电网运营商(地市供电公司,也就是DSO)、微电网运营商(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等市场主体,并且增加时间上高频,空间上小尺度的交易品种,比如配网的调频服务,微电网间能量平衡产品等。国外成熟电力市场中确实有类似产品和交易设计。

二是探索建立场外交易市场和品种,即分布式电力交易市场,形成面向配电网级别的电力交易品种,去容纳高频、小额、隔墙(也就是小尺度的电量交易和电力平衡)的,目前无法在输电网视野中,无法通过批发侧交易去满足的需求,需求响应未来可以过渡到这个市场形态。

场外高频、小额、就近先行平衡,然后进入场内平衡产品,电力市场机制与电力系统平衡方式实现匹配。

这种市场机制设计,可以极大的解决“隔墙售电”和“分布式发电就近消纳”的问题,而不是把几乎没有议价能力的分布式发电商,赶进批发侧市场去被动出清。

虚拟电厂,地方政府的“置身事内”

分布式电力交易市场,可以由电力营销部门、配网管理部门、地市供电公司、地方政府共同设计与组织。可以说虚拟电厂的“深圳模式”就是这个路径的探索,也凸显了“电网总部主导”VS“地市供电公司主导”的“央地矛盾”,“电网主导”VS“地方市场主导”的“内外矛盾”。

似乎也与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税制改革,地方经济发展的“央地关系发展”不谋而合。

这次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地市级地方政府如何“置身事内”,结合低碳城市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似乎也有很多值得期待和探讨之处。

分布式电力市场的小额、高频、场外、多主体的交易模式,天生就是“能源互联网”化的,更需要区块链的技术支持,与Web3的商业模式结合。

让场内的归于场内,场外的市场可能也很精彩呢。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