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配电网,正经历一场“革命”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浙电e家  作者:张悦  2024/8/30 16:12:34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今年,涉及配电网的重磅政策密集发力,引发市场关注。

8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下称《方案》)。《方案》提出,经过三年努力,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早在今年2月6日,《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发布,这也是中国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后,国家部委层面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指导配电网建设。

作为电网“最后一公里”,配电网连接电力主网和千家万户。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持续深入,国家政策不断“加力加码”,配电网正步入一场前所未有的革新。

“最后一公里”

何以成为能源转型主战场?

长期以来,我国电网投资存在“重电源、轻电网,重输电、轻配网”情况。

“从2013年开始,随着国家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重输轻配’的倾向逐渐扭转。”国网浙江经研院电网规划中心配网规划室专责朱超认为,投资重点转移背后是电力发展矛盾的转变——从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转向到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近些年来,配电网逐步走向聚光灯下,还与“双碳”目标和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密切相关。

朱超告诉记者,配电网是电网“最后一公里”,也是新能源接入与消纳的“最先一公里”。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主体、新业态的接入都聚集在配电网。只有配电网可靠性和承载能力提上去,新能源规模发展的逻辑才成立。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今年6月表示,分布式光伏相关问题多发生在配电网侧。《指导意见》指出,为满足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发展要求,将加强电网建设、改造,到2025年,配电网将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这意味着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配电网接入能力几近翻番。

另一方面,配电网是直面用户的最前沿,承载着百姓最直接的用能体验。未来以电力为核心的区域能源互联网所有要素,包括智慧楼宇、智能园区、未来农村等场景都依赖配电网支撑。

新型电力系统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电网“最后一公里”,新变化带来的安全隐患也集中于此。在发电并网环节,因新能源先天的间歇性、随机性,抗扰动能力较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澳大利亚“9·28”、2019年英国“8·9”大停电事故,均由极端天气诱发新能源大规模脱网导致。电力系统“双高”“双随机”特性日益突出,配电网安全运行的风险急剧增大。

“可以说,转型期电力的可靠供应、新能源大规模的高效消纳、更加优质智能的电力服务等我国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难点问题,都直接作用于配电网。”朱超说,配电网已然具备新型电力系统的全部要素,是电网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最有价值的环节所在。

高光背后,挑战前所未有

“从未想过会有如此巨量的主体接入配电网。”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管是从物理形态,还是内在运行逻辑,配网都不是以前的那张网了。”

诚然,电网并非天生为新能源设计,从单向、被动、通用化的电力分配网络转向融合多种需求、主动参与、定制化的双向交互系统,大量电量从负荷侧流向源侧。新要素、新业态对配网现有设备、调控运行逻辑产生的压力在新能源投资客的流动上已初显端倪。

徐旭(化名),今年年初来到嘉兴海盐从事分布式光伏开发业务,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北方投资。他表示,现在很多同行选择离开北方,南下寻找市场,并坦言原因与并网难题相关。

去年6月,国家能源局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对6省开展分布式光伏剩余可接入电网容量摸底。结果显示,除浙江外,其他省份均出现了并网困难的情况。

受访的业内人士直言,变化太快了,不确定性是目前配电网面临的最大难题。

据官方数据,我国2023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是“十三五”末装机规模的近10倍。今年4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迎来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的历史性拐点。6月底,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11.8亿千瓦,同比增长37.2%,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

据业内专家测算,未来将有数千万个用户侧的分布式发电设备与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各类用电负荷进行电能量交换互动,电网资源配置带来供需平衡的压力正逐步加大。基于此,《指导意见》指出,要推动配电网在形态上从传统的“无源”单向辐射网络向“有源”双向交互系统转变,在功能上从单一供配电服务主体向源网荷储资源高效配置平台转变。

“现在的配电网,有源、有荷、有网、有储,更准确地应称之为‘配电系统’。”朱超说。配电系统的运行和管理要比主网更复杂,面临安全性、经济性及体制机制等多方挑战。这要求配电网不仅要在技术上进行升级改造,还需要在管理运营上进行创新,以灵活性和前瞻性应对诸多不确定。

建设完善仍任重道远

“要想富,先修路”的底层逻辑在解决上述问题同样适用。早在2023年,中金公司等金融机构预测,为跟上新能源发展,未来三年配电网年均投资约3000~3500亿元,约占当前电网实际年度投资的60%~70%,这一占比将明显超过往年。

《实施方案》也为现阶段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画明路线图:围绕供电能力、抗灾能力和承载能力提升,结合各地实际,重点推进“四个一批”建设改造任务:一是加快推动一批供电薄弱区域配电网升级改造项目;二是针对性实施一批防灾抗灾能力提升项目;三是建设一批满足新型主体接入的项目;四是创新探索一批分布式智能电网项目。叠加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出台,配电网正迎来大投资时代。

谁来投资?

国家电网提出,“十四五”期间配电网建设投资超过1.2万亿元,占其电网建设总投资的60%以上。南方电网也明确将配电网建设列入“十四五”期间工作重点,规划投资3200亿元,约占其同期电网投资50%。

以巨额投资促成配电网在现有基础上扩容一倍,是解决方案之一。但行业人士透露,为满足暂时的动态接入需求而进行的电网建设,其投入产出比并不理想,从现实方面考量,囿于土地空间、环境,电网也无法无限扩张。

“数字化为配电网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等软硬件技术,实现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调配灵活性,盘活存量是更为性价比的选择。”在国网宁波供电公司营配部副主任徐重酉看来,更多的投资将聚焦技术“挖潜”。

目前,浙江选取“五市十县”打造一批现代智慧配电网示范工程,重点实现配电网运行监控、商业运营、多能互补、灵活互动的“智慧化”。

从规划阶段入手引导,是多位业内人士提到的解法。年初,浙江、江苏、湖北等地电力公司陆续成立数智化配网管理部,统筹10(2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建设、运检全链条管理职能,疏通纵向管理堵点,探索配电网更为主动的管理手段。

“对外,‘完善配电网与分布式新能源协调发展机制’是健全配电网全过程管理的首要任务。”朱超说,新能源和充电桩等新业态投资主体多元,投资行为随机性大,建立配电网可开放容量定期发布和预警机制,引导分布式新能源科学布局、有序开发、就近接入,或是目前配电网规划平衡适度超前和经济适用的最优解法。

供稿 融媒体中心 张悦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