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初秋的青海格尔木市,750千伏昆仑山变电站矗立在乌图美仁沙漠之中,周围聚集了众多光伏电站,在昆仑山脚下形成绵延数十千米的蓝色风景线。
8月21日,国家电网青海电力三江源(海西调控)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张自润和两名队员来到这里,查看今年年初全容量并网发电的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乌图美仁多能互补(光伏光热耦合)项目配套工程的运行情况。
靠前服务提升并网速度
750千伏昆仑山变电站于2023年12月29日投运,接入4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每年可输送清洁电能近6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0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76万吨。
而此刻,在138千米外的格尔木市,海西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正紧盯大屏上的负荷潮流变化。不同颜色的线条代表光、热、储设备的运行状态。他应用的是青海电网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控制系统。该系统具备自动有功功率和自动电压调节功能,能助力大电网抵御更强的电流波动,保持电压稳定。
沙漠里,定日镜随着太阳转动。绿发集团乌图美仁项目部副经理刘旭东介绍:“我们的项目充分利用海西的荒漠化土地和光伏资源优势,以支撑电网稳定运行、优化电源出力特性、增强系统调节能力为目的,开展共享储能应用研究。项目全面投运后,有助于提升青海西部电网外送通道容量和光伏大发时段调节能力。”
“十四五”以来,青海西部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持续增长,电力供应形势发生变化,对需求侧负荷与电网间的协调互动提出更高要求。海西供电公司提供“并网前的技术咨询、并网时的技术帮扶、并网后的技术支撑”链条式服务,提升新能源电站并网质效。
优化流程做好技术保障
今年5月,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格尔木弥盛5万千瓦/1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电站并网运行。该电站不仅进一步提升了青海电网新能源电源接入比例,还助力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出力不稳定、低惯量等问题,为送端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大、占比高的地区提供了前瞻性技术支持。
7月26日,海西供电公司邀请专业人员共同探讨构网型储能的发展前景。该公司调度控制中心专责吴东岩介绍,构网型储能电站能主动参与电网调节,可迅速调节电压和频率,增强电力系统抗干扰能力。
海西供电公司坚持“技术帮扶 为民服务”,严格制订新能源电源准入、检测、验收、运行等技术标准,确保并网设备满足电网运行要求;因地制宜优化服务标准,为各场站量身定制最优接入方案,在现场勘查、接入方案制订和审查、并网验收等环节开辟绿色通道,全面精简并网流程。该公司还运用青海电网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控制系统开展调控,合理分配新能源电站有功出力,做好新能源电站并网后的技术保障。
升级电网增强调控能力
青海西部地区属于柴达木盆地腹地,是新能源资源富集区。截至7月底,海西电网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867.25万千瓦,占海西电源装机的95.31%。2023年,海西新能源发电量达195.5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
为了应对新能源电源大规模并网对电网运行带来的挑战,海西供电公司持续提升电力系统调度控制能力,运用青海电网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控制系统,常态化开展潮流变化分析,精细化预测电网负荷,引导新能源电源科学就近接入;实时调节电站出力,主动适应不同情况下的电网负荷波动的影响;延伸扩建输电线路,改造配电线路,将部分常规变电站升级为智能变电站,提高电网传输和供应能力。
“我们探索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现风能、光能、储能等不同类型能源的互补,优化能源利用,实现稳定供电。”张自润说。
当前,在茫崖市冷湖镇,750千伏丁字口输变电工程建设正酣。这条通道连接了海西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和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为海西地区“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后续开发预留了送出空间。不久的将来,海西地区将有更多绿电送往远方,惠及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