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四年了,国网浙江电力在科技创新领域布局的事儿渐渐浮出水面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浙电e家    2024/7/8 17:13:55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投运世界首个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打造杭州、宁波、台州、丽水4个电氢耦合示范工程,成立全国首个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探索新型电力系统量子通信未来产业……2020年以来,能源领域科技自立自强的花火在浙江这片弄潮的土地上竞相绽放。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新场景、新技术在带来绿色电力的同时也对电网运行带来挑战。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

国网浙江电力在科技创新领域布局,向新技术要答案、向新机制求方法,锻造核心科技力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新攻关好

“卡脖子”问题变成“杀手锏”技术

6月5日,国家电网公司首个电氢耦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浙江宁波通过验收。在极端工况下,它能够依托100%新能源实现168小时独立运行。这背后,是以国网浙江电力为主体的项目团队历时四年的攻关。

浙江一次能源匮乏,是典型的受端电网,加快省内新能源建设,保供意义重大。国网浙江电力将目光锁定在氢能上。“电氢耦合技术,有利于充分调动省内风光资源,能够兼顾保供与绿色发展。”国家电网公司首席专家赵波说。

国家电网首席专家赵波(右一)在电氢协同供能技术实验室开展小型光伏逆变器测试工作

2020年,国网浙江电力正式启动电氢耦合技术研究,研发团队自主攻关设计的电氢耦合核心设备不仅实现了100%国产化,电氢转化效率还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如今,依托这一技术,浙江已在杭州、宁波、台州、丽水四地建成工业园区、产业基地、海岛和乡村等多场景氢能示范工程,曾经的“卡脖子”问题变为了“杀手锏”。

“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和知识产权是买不来的,新型电力系统部分技术创新将进入‘无人区’,各项技术难题都需要我们独立自主、逐一攻克,形成货真价实的创新成果。”国网浙江电力科技部副主任李丰伟说。在他看来,科技创新不能局限于追赶跟随,关键在于赶超先进。

除布局省内新能源版图,国网浙江电力在通信安全上也下足了功夫。

“1号馆信号灯、指示灯亮!设备遥测正常,报文已加密。”此前,在杭州亚运会现场,配网量子加密技术的使用,不仅保障电力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性,还极大提升了配网故障处理的时效性,让杭州亚运赛事电网安全保障拥有能够媲美全球最高的电网通信安全等级。

量子计算技术正飞速发展。可预见,普通加密技术将难以抵挡量子“暴力”计算,若电力通信信道被破解,全社会用电将遭受威胁。

居安思危,2021年,国网浙江电力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超前布局量子通信未来产业,借助量子密钥生成、分发和通信协商机制,在量子主站与电力设备之间构筑起量子加密通信“隧道”,为相关控制指令配上牢不可破的“金钟罩”。

随着科技创新进入新阶段,国网浙江电力科技创新布局从“天女散花”转变为“众星捧月”,将“好钢用在刀刃上”。让科技创新从自立走向自强、从突围走向引领,先后攻克直流短路电流开断和故障恢复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巩固了新能源微网、柔性低频输电、500千伏短路电流柔性抑制等技术领域优势地位,在电能表智能检定、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需求响应等方面都取得了原创突破。

应用转化好

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科研工作的成绩不能仅仅停留在论文专利里、躺在展示大屏中,更应关注科技产出,在解决生产问题的同时推动生产技术进步。科技创新这条征途上,科技研发的累累硕果释放价值和影响力,正成为一道璀璨夺目的风景。

今年4月,全国首个煤电碳捕集与矿化利用全流程耦合示范项目顺利通过72小时运行试验,标志着该项目具备投产条件。该工程的核心来自浙江大学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连续运行试验期间,该项目平均碳捕集率达90%,捕集纯度达99%,属国际领先水平。

2023年8月,中林绿碳(北京)科技公司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政府达成竹木技术交易——当地政府投资1亿元,以装配式木结构产品代替钢筋水泥,建设安徽黄山浦溪茶文化产业园,形成储备林项目示范,助推黄山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2022年9月,杭州云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液冷数据中心技术”在“东数西算”芜湖数据中心集群中转化落地。通过采纳此技术,该数据中心集群每年能够节省近3500万千瓦时电力消耗,约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万余吨……

这些绿色技术的成功转化,离不开国家绿色交易中心的推动。

2021年,依托国网浙江双创中心打造的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正式挂牌运营。它如同一家“绿色超市”,聚集绿色技术资源,推广先进绿色技术,为绿色技术供需双方提供了合作交流平台,开辟了一条合作“快速路”。它将一项项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从“书架”带向“货架”,完成绿色技术价值的闭环。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所提供的服务并非仅面向大企业、高精尖团队,对普通科技创新者同样“友好”。

“无论创新主体是谁,只要能够通过技术成熟度鉴证且出售价格合理的技术,都可以申请在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官方网站上上架。”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副主任贺沛宇说。

2023年,一项由国网浙江经研院青年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220千伏新型移动变电站技术引起了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的注意。

“这项技术能够实现新、老变电站迅速交接,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在变电站改造、负荷突增、抗灾应急等场景中有较大使用前景。”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技术经纪人谢知寒介绍,他与创新团队接洽,为该技术策划商业模式,引入研发基金,并升级设备装置、优化生产工艺,研发成果的市场接受度得到明显提升。现在,220千伏新型移动变电站技术已在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上架,并在嘉兴、湖州两地得到应用,转化金额达2646万元。

截至目前,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这所“绿色超市”已沉淀了3000多项技术,引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等优质成果200余项,促成绿色技术交易1195项,盘活了科技资源,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资源汇聚好

向更深远处“掘金”

眼下,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成为行业内的“顶流”,国网浙江电力接住这波“流量”,发起组建全国绿色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盟,在更大范围内汇聚绿色要素资源,实现多平台、多渠道、跨区域对接,进一步提升业务覆盖面和影响力。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搭台,国网浙江电力多角度聚集资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随处可见的景观。

专门开辟一条赛道。科技研发的道路上,国网浙江电力扩大朋友圈,互惠共赢——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当前,该公司已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中心,与法国电力公司中国研究院等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发起组建“科创中国”绿色低碳创新联合体,与浙江大学商议共建海洋输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集中力量攻关新型电力系统前瞻性技术。

专门建设出台一项机制。依托国家级双创示范中心,国网浙江电力持续完善“柔性双聘”机制,探索技术入股、虚拟项目公司、市场化激励约束等新模式、新机制。在浙江电力系统,已经成立了杭州世界一流配电网等8个双创特色分中心,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核心建设任务组建了73支创新团队,多项联合创新成果正在孵化。

专门做好一项配套。2021年以来,国网浙江电力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通过“一人一册”储备培养核心技术人才,先后6家实验室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命名或培育。“人才队伍‘软实力’和实验平台‘硬实力’得到有机结合,为建成科技强企打下了坚实基础。”国网浙江电科院科技部主任邵先军说。

“今后一段时间,浙江电力还将扎实推进量子通信领域未来产业研究,积极争取‘1025’专项、推动首台首套装备认定,静心培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国际标准创制贡献力量。”李丰伟表示,创新是动力源泉,国网浙江电力将打破思维关系和框架束缚,开辟新技术、新机制、新体制,继续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引领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供稿 融媒体中心 徐梓沐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