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南方电网公司完成首批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验收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南方电网报  作者:张玲  2024/6/21 16:05:13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南方电网公司首批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1.广州超大型城市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2.深圳现代化城市新型电力系统先行示范区

3.珠海横琴粤澳智慧能源深度合作示范区

4.河池东兰现代化农村电网示范县

5.海南海岛微电网示范区

6.大理州水风光低碳示范区

7.六盘水羊场乡纳木村柔性配网示范区

8.深圳虚拟电厂调控管理云平台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殷殷嘱托,念念于心。一年已往,历史指针指向新的刻度。南方电网公司深入推进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清洁低碳等五大特征、多能协同互补等三大形态和电网安全运行等三大挑战,因地制宜打造35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近日,南方电网公司首批8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通过验收,涌现出一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标志性成果。

一度电的含“绿”量

源网荷储协同,互补能力不断提升

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历程中,南方电网公司牢记嘱托、奋进实干,以坚定的步伐丈量未来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电力革新图景。

电源供给“绿”的底色愈发鲜亮。装机容量水电1309.9万千瓦、风电186.2万千瓦、光伏300.3万千瓦,这是云南大理得天独厚的可再生资源禀赋。“家底”虽厚,但面对光伏、风电的波动性,平衡仍是一大难题。

大理“源网荷储”联合调控中心依托数字技术,建成支撑高比例新能源、海量新业态接入,可灵活高效协同优化控制的智能调控体系,提升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的运行调控能力和应急风险管控能力。

截至2023年底,大理新能源装机容量实现翻番,达到487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始终保持100%,新能源电力消纳率始终高于99.5%,示范区绿色低碳指标全网领先。

在深圳,绿能供给另有良方。深圳供电局通过积极谋划1000万千瓦级市外清洁电力,推动汕尾红海湾海上风电项目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登陆,并规划通过多端柔直通道引入粤东核电、海风等清洁电力,弥补本地电量供应不足。

让新能源资源丰富区的绿电供给更加平衡,让非富裕区的绿电发展更加协调。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征程中,南方电网公司练好“平衡”内功,夯实“协调”本领,让电源供给这抹“绿”愈发鲜亮。

电网网架“强”的脉动愈发清晰。99.99999%,这是南方电网公司横琴粤澳智慧能源深度合作示范区的供电可靠率。支撑达到供电可靠全球顶尖水平“七个9”的,正是其坚强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主网。广东电网公司横琴供电局通过应用全域物联网统一数据模型和数据规范,应用毫米雷达波等技术,实现了输变电运维智能感知、智能控制和智能巡视,可完成横琴对澳供电线路外部隐患风险全自动监控、识别、分析和及时告警。

高负荷密度下短路电流与电压稳定问题交织等“顽疾”,制约了超大型城市电网的发展。“深圳方案”提出了柔性直流构建“立体双环”远景主网架,通过合理分区优化主网架结构,同时通过“柔性互联”,让两个环网电力潮流实现有序调节。

南方电网公司以创造性的技术思路、前瞻性的技术布局,不断提升电网质量,让强劲电网脉动注能城市发展。

电网负荷“准”的节奏愈发精确。国内数据采集密度最高、接入负荷类型最全、直控资源最多、应用场景最全……多项指标全国领先,深圳虚拟电厂管理平台正成为国内虚拟电厂发展的探路先锋。

目前深圳已打通了负荷侧资源参与电网调度的全业务链条,聚合28座换电站参与调频,调节功率达到3000千瓦,接入45家虚拟电厂运营商,涵盖新能源汽车、5G基站等9类共计3万多个分布式资源,接入规模超过了265万千瓦。2023年全年,深圳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助力引导新能源汽车车主削峰填谷电量约108万千瓦时。

传统“源随荷动”调度模式正向“源荷互动”转变,更精确,更主动,新型电力系统供需协同的未来图景已见雏形。

储能产业“进”的步伐愈发铿锵。练好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协同性,离不开充放自如的“超级充电宝”。

在南宁,全国首个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投运,走出一条开创性的储能技术“钠”路线,有望成为成本最低的化学储能技术;在佛山,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新型储能电站投运,首次实现了多条锂电池储能技术路线的“一站集成”;在广州,我国新型储能领域目前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成立,助力广东打造新型储能万亿级产业集群……

一系列规模之最、全国“首个”,彰显南方电网公司新型储能产业布局之迅速,步伐之铿锵。公司坚持加强新型储能创新投入和攻关研发,积极探索、推广共享储能商业模式,引领、服务五省区储能产业发展。

一度电的含“新”量

体制焕新科技赋能,驱动新形态充分涌现

向“新”而行,虽道阻且长,也将行稳致远。

新,是向电力市场机制体制改革要动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在南方区域率先迈出关键一步,“新”的按键在2023年12月15日按下。这一天,超过16万家发电厂、售电企业和电力用户,在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平台上达成了约2000万千瓦时的电力现货交易,我国全域电力现货交易首次实现了从模拟运行到实时结算的转变。

在绿电绿证交易领域,持续可见体制焕新的澎湃场景。南方电网公司首创绿色电力认购交易形式,形成统一的绿证与绿电消费凭证的核发机制。2023年,绿电绿证交易规模同比大幅增长137%,港澳绿证交易实现“零的突破”。自2021年绿电交易试点到2023年年底,广东累计销售绿证205万张,支撑广东出口产值超百亿元。2024年1—5月南方区域绿电绿证交易量突破138亿千瓦时。

“解放用户”的理念在供电服务领域中生根发芽: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联合市政多个部门推出“六联办”;横琴供电局为解决当地港澳用户充电需求,充电站支持欧标接口;广西电网公司河池东兰供电局利用数字化系统,将电力数据和涉农资源数据、外部数据进行整合、挖掘、分析,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决策数据支持……一桩桩,一件件,一系列服务机制上的小创新,带来用户体验的大升级。

新,还是向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要活力。昆柳龙直流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相继落地,开创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时代;7座抽水蓄能电站陆续部署“国产大脑”,四大类核心控制系统主要元器件实现全面国产化,设备性能达到国际领先;广州南沙、深圳龙岗国家级5G+数字电网示范区相继建成,电力行业首个自主可控大模型“大瓦特”、国内首个电力物联操作系统“南网电鸿”相继发布,“电力+算力+网络”新型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动力持续加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屡屡上新,彰显南网科研人孜孜不倦、向上求索的奋干姿态。

越是任务艰巨,越是承压前行,就越需要创新这一动力来解压。南方电网公司将继续强化技术装备科技创新,集中优势力量攻坚重大基础理论,同时利用好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依托联合研究院等加强颠覆性技术布局,完善新型电力系统标准体系表。

一度电的含“金”量

精准施策,推动示范建设提质增效

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度9070公里、432座变电站规模居国内省会城市首位,如何让电网基数庞大、运行系统复杂的广州电力更新、更绿、更可靠?广州供电局探索出一条以绿色低碳为引领,以数字电网为载体,科技攻关和改革融合并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方面,广州供电局加强绿色能源新供给,启用全国产化500千伏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等一批新设备,打造“穗碳”绿色低碳服务新平台;另一方面,焕新技术体系,电氢协同技术、多能协同互补技术、新型柔性技术等先后嵌入发、输、变、配、用、综合共51类业务,以“5G+数字电网”新模式引领业务环节全链条变革,以“六联办”服务解放用户。

2023年,广州每度电支撑GDP产出25.22元,彰显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含“金”量。

“起步早、思路清、成果显著”,随着验收通过,广州超大型城市新型电力系统无疑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163座调控一体化变电站,10千伏中压线路自愈全覆盖,变电站人/站比例低至1.25:1……伴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深入建设,这些数据将进一步刷新,为全国同类型城市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经验。

在广西东兰,红色革命老区也用上了绿色智慧电。推动电力建设向新向绿时,因地制宜、降本增效成为其中要义。

“东兰地处大石山区,通信信号差、线路复杂,我们采取了‘固定机巢+移动机巢’的方式,利用区域内11座变电站布置固定机巢,辅助配电线路10台移动机巢,实现了全县域无人机自主巡航全覆盖。”河池东兰供电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相比常规的全域布置固定机巢,“东兰模式”节省投资2580万元。“花小钱办大事”成为农村电网提质增效的重要法宝。

同处广袤山区乡村,贵州六盘水羊场村所面临的问题是,建筑屋顶接入分布式光伏后过电压、三相不平衡。通过多轮调研和技术研讨,贵州电网公司采用了交直流混合柔性电网技术构建新型交直流网架,同时采用构网型储能装置以提升光伏发电的利用率和稳定性。

“交直流混合柔性电网技术还可以解决农村电网普遍存在的低电压问题,相较于传统改造可降低50%—80%的改造成本。”贵州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有关负责人测算,以改造2.5公里的低电压台区为例,传统改造大概要60万元,而应用该技术改造台区只需要9万元左右,相当于成本降低了80%以上。

“低压交直流网架结构充分结合了贵州网架特点,解决了现实问题,建议在偏远农村区域试用推广。”国家能源局专家组评价。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无论是像广州、深圳这样的超大型城市,还是像广西东兰、贵州羊场村这样的田间地头,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所带来的强劲绿电供应、先进创新服务已处处可见。

未来,南方电网公司将围绕七方面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打造数字电网为载体,深入推进“两化协同”促“两型建设”,深化拓展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年内完成首批全部35个示范区验收,并策划实施新一批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建设,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标志性成果,服务五省区加快实现“双碳”目标,为支撑五省区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南网经验和南网智慧。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