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湖南省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规划纲要 构建坚强柔性电网(3)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    2024/1/18 17:43:58  我要投稿  

(十五)推动源网荷储电力资源分类分级聚合。基于统一的数字底座、物联采集与实时量测中心等技术架构,建立和完善省级源网荷储分类聚合平台,通过统一平台对源网荷储四侧资源分散聚合控制,实现电力系统分层分级的综合动态平衡。开展源网荷储分类分级聚合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分类分级聚合的技术路径和实施方案。推动分布式光伏运营监测平台、配电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和分级应用,实现对分布式光伏的“刚性控”“柔性控”“群调群控”等多场景灵活控制。完善常规中小电源聚合平台,调动中小电源深度聚合的积极性,提升中小电源统一调度能力,实现广域协同、灵活互动。深化建设新型负荷管理平台,提升新型负荷管理系统智能化、实用化水平,对负荷资源分层分类统一管理、统一调控、统一服务。建设用户侧储能监控平台,分级分类接入用户侧储能电站数据,实现海量用户侧储能资源更大范围的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建立适应源网荷储分类分级聚合的调度模式和交易机制,贯穿省、市、县三级调度系统,制定并网管理、运行控制相关标准规范,完善清洁能源、需求侧资源和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依托统一的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持平台,培育多类型聚合商参与分层分级聚合调度。构建基于电网一张图的新型电力系统全要素数字底座,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各要素承载力的可视化推演计算,实现配网各环节、各业务以及新要素的全面图上管控,提升分布式资源消纳能力。

20240118_162658_004.jpg

20240118_162658_005.jpg

八、实施调节能力区域支撑行动

(十六)大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统筹考虑电力系统需求、站点资源、生态环境、省间和区域内优化配置等因素,合理布局、科学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打造中南地区抽水蓄能基地,依托交直流混联电网配置平台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动全省电力调节能力为跨省区输电通道及区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稳定支撑。加快推进在建和已核准抽水蓄能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其他重点实施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按照“框定总量、提高质量、优中选优、有进有出、动态调整”的原则,及时对中长期抽水蓄能规划进行滚动调整,实现新能源与抽水蓄能一体化发展。积极开展抽水蓄能建设模式创新与多场景应用,在新能源资源富集区、负荷中心进行中小型、用户侧抽水蓄能选点和关键技术攻关,选取优良站点建设示范工程。探索利用中小型分布式抽水蓄能电站提高新能源就近消纳水平。支持常规水电站梯级融合改造增建混合式抽水蓄能、小水电蓄能化改造等开发模式,建设小水电蓄能化试验平台。至2030年,全省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力争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十七)加快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结合建设条件、应用场景、技术类型、系统运行等要素,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支持电化学、压缩空气、氢(氨)、热(冷)等新型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多场景应用。鼓励“新能源+储能”融合发展,打造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推动煤电、气电、水电等常规电源合理配置新型储能,协同参与电力市场及系统运行,提升运行特性和整体效益。围绕电压稳定问题敏感的电网节点以及特高压直流近区,科学布局一批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提升系统抵御突发事件和故障后恢复能力。支持在负荷中心地区、工业园区等临时性负荷增加地区和阶段性供电可靠性需求提高地区,建设新型储能延缓或替代输变电设施升级改造,解决输电走廊资源和变电站站址资源紧张问题。探索研究新型储能在配网中提供转动惯量、快速调压、一次调频等辅助服务技术应用,积极引导建设支撑微电网可靠运行的新型储能。鼓励能耗水平高、无法错峰生产的工商业用户自建一定规模的储能设施,合理利用峰谷分时电价等政策,有效降低用能成本。支持通信、金融、互联网等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高的电力用户配置新型储能,提升用户电力自平衡能力。围绕机关、医院、学校、数据中心等重要电力用户,在安全可靠前提下建设一批移动式或固定式新型储能,提升应急供电保障能力。研究探索氢储能等规模化长时储能技术的应用,满足日以上平衡调节需求。

(十八)全面提升煤电调节能力。建立健全以企业社会责任储备为主体、政府储备为补充的煤炭储备体系。加强与山西、陕西、内蒙等煤源主产地和贵州等周边省份的衔接,加强与国家能源集团、陕煤集团、中煤集团等大型国企战略合作,完善与国铁集团、广铁集团的煤炭运力保障机制,建成岳阳、华容等煤炭铁水联运储备基地,打造中南地区电煤疏散中心,推动建立国家级煤炭储备基地,实现电煤资源跨省跨区调剂。鼓励统调电厂和大型冶金、建材、化工等企业利用现有场地,建设多式联运型和干支衔接型应急储配基地。研究筹建湖南省煤炭交易中心,与全国煤炭交易中心、省际煤炭交易中心共享互联。积极探索煤电与可再生能源、储能的一体化开发、运行模式。加快推进煤电“三改联动”,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优先改造新能源外送和就地消纳调峰需求大的地区的煤电机组,确保全省火电具备70%以上深度调峰能力。

20240118_162658_006.jpg

九、实施新型电力系统创新改革行动

(十九)推动研发平台建设。组织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有关发电企业、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学会协会等单位组建全国首个政府搭台、产学研紧密合作的省级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联合研究中心,逐步打造成为湖南省省级实验室,通过联合开展重大关键技术研究,联合实施重大产品装备试制,联合推进重大试点工程示范,实现科研、政策、产业融合发展,为全省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组合,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领域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大对现有国家级电力科研平台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的能源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深入落实“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培育电力领域创新型人才;鼓励省内高校开设新型电力系统相关学科专业,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核心技术产品产业化能力,完善技术要素市场,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完善重大自主可控核心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机制,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和推广,促进电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二十)强化核心技术装备攻关。开展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加快推动从前沿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到示范应用的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在电源侧,保持风电产业中部高地,形成以中车株洲所、三一重能和哈电风能等为代表的风电整机和零部件产业集群,促进省内风电装备企业在全国市场的份额占比稳中有升。完善光伏发电产业关键环节,做大做强省内光伏发电电池装备技术和逆变器研发制造产业,巩固光伏发电细分市场地位,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在输配电侧,利用中车株洲所、衡阳特变电工等企业电力电子器件研发、变配电装备研发等方面的优势,加强特高压、智能化输变电设备研发,加快突破柔性输变电关键技术;在负荷侧,加快电气化交通装备及智能充电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城市电气化智能轨道交通装备、长续航能力电动汽车、高功率大电流交直流智能充电装置;在储能侧,做强储能电池核心产业,打造有影响力的储能产业制造集群,形成“一核多点”的产业布局形势,争创国家级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建设储能单元—装备—集成—应用—循环回收的产业链集聚区。鼓励在岳阳、长株潭、衡阳等具备氢能生产、利用条件地区,加强高性能燃料电池及高效氢气制取、纯化、储运和加氢站等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示范。支持株洲、岳阳依托整车制造和化工产业集群优势,打造“株洲氢谷”和“岳阳氢港”。重点构建包含电堆、电控、电机“三电”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测试认证服务、整车开发制造等环节的氢能产业集群,力争在全国形成竞争力。大力支持省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开展氢能工程车应用示范和多场景应用,实现氢能产业特色化发展。

(二十一)加快推进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打破省间交易壁垒,稳妥推进省间中长期、现货交易,扩大市场范围,加强省内市场与区域、国家市场的协同运行。统筹计划与市场衔接,推动代理购电用户直接参与市场化交易。丰富辅助服务交易品种,建立健全调峰、调频、备用辅助服务市场。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完善电力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交易有机衔接机制,探索建立容量市场交易机制。研究分布式灵活资源构成的新型市场主体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业务流程和交易机制,推动虚拟电厂、储能和负荷聚合商等新型市场主体参与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推进分布式市场交易逐步开展。建立体现可再生能源绿色价值的交易机制,研究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协同运行机制,扩大绿电、绿证交易规模,建立完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与统计体系,研究企业碳排放量核算中扣减绿色电力的具体实现方式,加大认证采信力度,引导企业利用新能源等绿色电力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鼓励各类用户购买新能源等绿色电力制造的产品。逐步完善市场运行保障机制,加强电力市场的监督和管控,健全特殊情况下电力市场应急管理机制。

(二十二)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价格机制。持续深化水电、煤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风电、光伏发电、气电、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支持分布式电源自发自用和就近利用的电价机制。探索建立市场化的容量电价保障长效机制,充分调动调节性电源建设积极性。研究制定容量电价价格疏导机制。加快理顺输配电价结构,提升输配电价机制灵活性,进一步完善增量配电网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推进居民、农业用户外的其他用户进入电力市场,建立健全与市场电价水平动态联动的保底供电价格机制。完善分时电价政策,推动出台居民用户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合理划分峰谷时段和确定峰谷价差,引导各类用电负荷削峰填谷。针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完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电价政策。

(二十三)打造以长沙为龙头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围绕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定位,以打造“全省示范、长沙名片”为引领,依托橘子洲打造“零碳橘洲”示范区,充分融入零碳互动要素,直观、生动、全面地展示零碳理念;以黄花机场为核心载体,在临空经济开发区建设高比例电能替代和多能互补的“能效提升”示范区,提升园区用能效率,建立综合减碳的示范样本;结合湘江科学城整体规划布局,瞄准世界一流水平,推动城市发展和电力系统深度融合,建设湘江科学城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示范区,支撑湘江科学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核心示范区建设,打造长沙滨江新城高可靠性现代智慧城市配电网示范区,围绕“中西部城市配电网高质量发展重要样板”目标定位,全面推进长沙滨江新城配电网网架结构、数字管控、商业运营三大形态体系演进。基于永州市江华县清洁电源比例高、新能源资源丰富、新型储能建设起步早的基础优势,通过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多场景储能融合应用以及网源协调建设运行,打造江华县全域清洁能源友好互动并网示范区。探索农村配电网典型问题智能化综合治理方案,在衡阳市衡东县建设综合运用传统技术与新型技术治理配电网存量和发展问题的现代农村智慧配电网,打造具有湖南特色、国内领先的农村配电网智慧化综合治理示范。在省内积极推广多能互补一体化试点。在工业负荷大、新能源资源禀赋相对较优的园区,开展分布式光伏、微电网、分布式储能等一体化降本增效建设试点。支持发展智能微电网、主动配电网,研究推广直流配电网,建设一批园区级能源互联网试点项目,促进清洁能源就近就地消纳。开展清洁能源跨产业跨行业融合试点,推动清洁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电氢耦合长时储能和深度调峰作用,探索电氢一体化综合能源试点。大力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替代、智能电网、氢能产业、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领域示范项目和规模化应用。积极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提升工程,奖励首台(套)绿色技术创新装备应用。

十、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湖南省能源委员会架构下,成立湖南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各方合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建立政府、企业、教育研究机构联动协调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建设方案有效落实。

二是加强规划引领。坚持政府统筹、规划引领、计划落实,切实做好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并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等其他相关规划的有效衔接,加强电力规划与能源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统筹协调。建立年度计划落实机制,形成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建立规划滚动修编机制,密切关注国家电力政策调整、省内需求变化、科技创新发展等,适时对规划进行滚动修编,调整规划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提高规划的全局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加强要素保障。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在财政、税收、土地、环保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大对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示范项目支持力度。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要重点向重大项目倾斜。保障电力重大项目用地、用林、排放等要素指标,支持采用基金、债券等多种融资模式推进项目建设,出台相关措施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投资。鼓励各市州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支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人才政策、奖补政策。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种社会力量,开展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培训、知识培训和教育科普活动,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展厅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理念,全景展示我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成果和突出成效,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良好氛围。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