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配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转型是引领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日前,在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福建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承办的2023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规划设计管理办公室配网专业委员会专业技术交流会上,专家学者围绕建设高能级配网大平台展开研讨,为引领配网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实现‘双碳’目标要求配电网具备更强的承载力,来适应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主体、新业态的接入,不断拓宽新能源电量消纳空间,促进新能源更好利用。”国网经研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朝武在交流上表示,要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入基层并结合电网运行实际开展研究,助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
结合配电网当前发展形势,国网经研院提出了应对分布式光伏高速发展的相关举措。一是构建兼顾配用电和发送电的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体系,推动配电网规划设计理念由负荷主导向源荷双主导转变,基于供需平衡制订差异化发展策略;围绕光伏资源配置能力提升,探索有源配电网交直流组网技术。二是充分发挥电力市场与各类灵活资源功能作用,激发分布式光伏市场活力,有序推动分布式光伏进入电力现货市场;挖掘“源网荷储”对分布式光伏电量的消纳潜力,拓展多元化开发场景。三是探索适应分布式光伏特征的群调群控模式,依托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打造分布式光伏“可观、可测、可调、可控”体系,持续深化“用采主站-集中器”并离网控制和“配电自动化-智能融合终端”可调出力控制技术的研究应用,实现海量分布式资源的全景感知和群调群控。四是促进分布式光伏与电网互动友好性提升,加强分布式光伏入网管控,提升分布式光伏涉网安全性能;推进光伏发电并网设备技术标准及并网标准修订,提高分布式光伏的主动支撑能力。
在此次交流会上,公司各分部和各省级电力公司的专家代表围绕新型电力系统下配电网的网源荷储等新要素、新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进行了深层次交流研讨。
福建省自然灾害频发,年均有3~5个台风直接登陆,97%以上区域为强雷区,大气腐蚀等级达最高C5等级,有52.2%的乡镇为山洪风险区,以上因素都严重威胁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网福建电力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徐福聪认为,配电网不仅是能量配置枢纽,还在机制创新的助推下成为能源服务平台。要激发创新动力,强化联合攻关,攻克新要素规模化发展背景下的配电技术难题,推动能源技术和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共商共建共享能源新生态。福建电力经研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陈彬表示,要聚焦多灾害地区防灾电网规划建设提质增效,以坚强网架为基础,“源网荷储”全要素发力,从规划设计的源头出发,指导实施差异化建设改造,将福建电网打造为新型电力系统防灾坚强配电网的示范样板。
配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战场。随着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的全面推进,预计到2025年,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4000万千瓦,占地区发电装机的比重超过90%。新能源发电单机容量小、数量多、布点分散,且具有显著的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特征,影响张家口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张家口供电公司经研所主任助理兰立雄建议,要关注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和控制策略的转型,着力提升新能源发电大规模接入情况下的系统调节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湖南电力经研院规划中心副主任江卓翰介绍,湖南电网的非调节性电源占比较高,电网峰谷差率大,不利于发电和用电实时平衡,此外,源荷分布不均造成电源点难以深入负荷中心,使电网规划建设难度进一步加大。新型储能装置能对电网形成有效支撑,是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和投资效率效益的重要方式,供电公司应加强和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积极推动储能支持性政策落地。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进入“十四五”以来,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34.82万辆,渗透率为35.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3.9个百分点。浙江电力经研院电网规划中心配网规划室专责朱超认为,要加快换电模式、车网互动(V2G)技术、光储充放电站等新技术研究和落地,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丁羽頔 施鹏佳 高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