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日前,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浙江省推动新能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制造业,开辟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优化产业结构,支撑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实施意见》中,能源产业链发展与企业培育是下阶段发展重点。
根据规划,到2025年,浙江省规模以上新能源制造业产值将达到8000亿元。浙江将努力培育新能源领域“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6个、协同区6个,围绕新能源重点领域建成省级以上各类创新载体50家以上,建成一批源网荷储、光伏建筑一体化等示范应用项目,全省光伏、风电累计装机规模突破4000万千瓦。
《实施意见》还包含了能源电子产业、风电装备产业、氢能装备产业、核电关联制造业四个产业的行动方案,并分别明确了各产业目标与行动任务。
能源电子产业
到2025年,全省能源电子产业营业收入突破7000亿元,在全省新能源8000亿元总产值目标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中光伏、储能营业收入突破5500亿元和1000亿元,形成光伏、储能、终端应用与关键信息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
光伏产业仍然是目前新能源投资建设的主力。今年1月3日,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1GW高效电池和15GW高效组件项目”和“储能集成系统及产业配套项目”两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嘉兴海宁,预计项目建成后年产值总计达550亿元。
风电装备产业
到2025年,全省风电装备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并形成海上智能化装备产业体系,综合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打造3个百万级海上风电基地。
宁波、舟山、嘉兴、温州等地是浙江发展风电的主要地区,海上风电项目规模日益壮大。国网浙江电力探索柔性低频输电工程,随着台州35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杭州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相继投运,更加成熟、高效的风电输送解决方案,将推动更多中远海风电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宁波象山还整合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产业,打造海上风电运维母港,使风电设备、风电项目开发等上下游产业优势互补、集群发展走向正循环。
氢能装备产业
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内前列的氢能装备产业体系,培育产业链规上企业50家以上,推广氢燃料在各领域的应用。
目前,浙江正积极在氢能领域探索开发。在丽水,国网浙江电力建设全国首个乡村生态氢能示范工程,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光、生物质”等自然资源制备高纯度的绿氢与生物天然气,以科技创新突破带动地方氢能产业链孵化升级。
核电关联制造业
到2025年,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建设“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与协同区1-2个,打造海盐中国核电城、苍南绿能小镇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在台州三门核电站附近,配套的中核三门200兆瓦滩涂光伏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将核能、光伏和储能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核、光、储”清洁能源多能互补。
《实施意见》还强调要提升消纳能力,这是推动大量新能源建设后必要的保障体系。
国网浙江电力在全省打造新型电力系统,通过对源网荷储四侧资源的挖掘与建设,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让电网调度更加灵活。除此之外,还形成了嘉兴海宁尖山全国首套光储直柔多端口直流微网、宁波北仑“光+储+充+数据机房+变电站”为一体的综合能源站等终端融合、多能互补等项目,通过新能源融合创新应用,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产业链现代化与体系创新为新能源产业良好发展营造肥沃土壤,市场应用提档是促进新能源产业良好发展的内生动力。《实施意见》中,健全绿色电力交易与消费机制作为市场应用提档的一项重要举措被写入,提出要全面应用推广国家绿色电力证书制度,积极开展绿色交易,为市场主体提供功能健全、友好易用的绿色电力交易服务。
国网浙江电力是该项举措的责任单位。自2021年9月绿电交易启动以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制定并实施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常态化工作方案,推动绿电交易常态化开展。截至8月底,浙江绿电交易用户数已经突破1.2万户。今年杭州亚运会也通过专项绿电交易,实现56个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同时,国网浙江电力推动分布式电源采用聚合形式参与绿电交易,将分散的绿电资源也纳入消费体系,提供活跃度高、覆盖面广的绿色电力交易服务。
国网浙江电科院电力市场技术室主任邓晖介绍:“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参与到绿电交易中,自主认购绿色电力环境价值,提升了市场交易的活跃度。在购售两侧的良性影响下,市场已形成正向循环,有助于形成促进新能源发展的长效机制。”
根据《实施意见》规划,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浙江新能源制造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浙江将从技术创新突破、营商环境优化、央地军民合作等方面一同发力,与之相关的单位将继续在相关领域发挥推动与支撑作用,助推产业发展和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