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兴起,正深刻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不断推动资源配置的优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竞争格局的形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行动方案》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行动目标。提出了建设数字邢台的总体目标和2023年、2025年、2027年分目标。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提出组织实施6个专项行动、19项重点工程。一是实施数字基础设施强基行动,包括高速智能信息网络建设工程、泛在感知设施建设工程、交通物流设施智能化改造工程;二是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建设行动,包括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工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培育工程;三是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程、“万企上云”工程、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四是实施农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包括农业生产智能化改造工程、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工程、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五是实施公共服务数字化提升行动,包括实施智慧医疗示范工程、实施智慧教育示范工程、实施智慧文旅示范工程;六是实施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创新发展行动,包括基础支撑能力提升工程、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工程、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提升工程、智慧城市运管中心建设工程。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协调、加强示范引领、加强政策引导、加强宣传培训4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加快建设数字邢台行动方案(2023-2027年)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十届五次全会部署,加快建设安全集约、智能便捷的数字邢台,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行动目标
贯彻落实国家、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部署要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组织实施6个专项行动、19项重点工程,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为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邢台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3年,5G基站数量达到10334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8家;建设城市感知和视频监控体系,升级改造电子政务外网,进一步提升云服务支撑能力;建设数据安全平台,提升数据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90亿元。
到2025年,5G基站数量达到14400个;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70%;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625万户;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16家,两化融合指数力争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钢铁、石化、装备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数字化特色产业集群;城市仪表盘、领导驾驶舱及场景联动应用的体系化建设基本完成,大数据、AI、区块链等技术深度应用,实现城市大脑智能化运行;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亿元。
到2027年,我市数字经济初具规模,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10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600亿元,数字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工业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两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基本建立。5G基站数量超18535个,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5G网络有效覆盖。基本形成“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完善、数据资源融通共享、政府服务高效便捷、民生服务优质普惠、社会治理精细智能、生态环境绿色宜居、数字经济创新活跃、区域资源协同共享”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模式,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数字基础设施强基行动。
1.高速智能信息网络建设工程。
(1)加快5G网络覆盖和应用场景建设。深化社区5G网络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推进5G网络进区入户。扩大5G基站规模,高质量建设5G移动通信网,2023年,实现县级以上城区、重点乡镇5G网络全覆盖,到2025年5G网络覆盖全市。支持重点园区和钢铁、石化、汽车制造、医药等领域企业建设典型5G应用场景。
(2)加快建设千兆光纤网络。推进现有住宅小区、商务楼宇、公共建筑、工业园区的千兆网络改造,打造一批“双千兆”示范小区、“双千兆”示范园区。提升农村光纤宽带网络覆盖水平和高带宽用户占比。在工业、交通、电网、应急公共服务等典型行业开展千兆虚拟专网建设部署。
(3)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加快部署支持IPv6的移动网络和固定宽带接入网络,扩容IPv6的市级出口带宽,推进城市主要网站、城域网、数据中心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应用的IPv6升级改造。到2025年,市域内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
(责任单位: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泛在感知设施建设工程。
(1)加速构建NB-IoT、4G、5G协同发展的新一代移动物联网。建设广覆盖、大连接、低功耗NB-IoT网络设施,实现城乡普遍覆盖,提供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持续推进新型短距离通信、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创新,加快低功耗广域网络部署和覆盖。
(2)推动建立全市统一的物联网感知设施标识。加快推进5G物联网应用,深化物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推进物联网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物流、能源、城市管理等重点行业应用,鼓励企业开展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
(责任单位: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3.交通物流设施智能化改造工程。
(1)完善市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平台。逐步加强公路、客运枢纽、城市公共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采集,布局建设重点路段、桥隧等节点的交通感知网络,实时汇集交通设施运行数据,最终实现人、车、路、停车等实时动态信息交互。
(2)加强智慧交通信息服务。在手机和车载终端推广应用智慧交通信息软件,促进智慧出行。加快智慧安检等智能设施建设,全面实现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公交场站等智能通行。对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强化区域交通信息互联互通,提高交通智慧化管理水平。
(3)健全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构建智能化物流管理平台和配送体系,推动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在产品可追溯、在线调度管理、全自动物流智能配货等领域的应用。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
(二)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建设行动。
1.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支持鼓励我市高校、通讯运营商和产业龙头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和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专项,在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制造、基础材料、专用设备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在5G、6G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超前布局一批“制高点”技术;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挥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作用,为科技成果交易提供全链条、规范化服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
2.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工程。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着力抓好强链延链补链,发展壮大现代通信、智能终端、大数据和云计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加快推进邢东新区赛特斯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园项目建设,为更多的通信技术项目入园创造条件;支持开发区河北瑞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加快发展;支持信都区、柏乡县、南和区依托现有企业基础,大力发展智能终端产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研发设计水平,构建日益完善的软硬件开发环境、技术标准、业务模式。(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培育工程。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重点软件企业,开发一批适合我市发展需求,具有行业特点和技术优势的工业软件,建设相应的工业云、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等配套体系。面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发展需求,加快钢铁、石化、建筑、轻工等传统行业数据分析、交易、监测预警等平台类软件的研发与应用,形成生态集聚效应。鼓励嵌入式软件技术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支持研发安全稳定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软件平台。加快推进软件信息服务与智慧城市、乡村振兴、电子商务等领域融合发展。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10亿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有关部门)
(三)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
1.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程。加快全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纵向与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接,横向与各企业级(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构建起我市整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为我市主导产业、46个特色产业集群、25个产业链提供研发设计、设备联网、生产管控、能源管理、检验检测、供应链对接等公共服务,到2025年,培育各级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16家。(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
2.“万企上云”工程。加快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步伐,打造云上产业集群,降低数字化改造成本,快速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围绕重点行业和16个重点产业集群需求,丰富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内容,优化产品功能,指导云服务商建立完善企业上云本地化服务体系,打造企业上云服务生态。借助河北省企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对上云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类别提供精准服务。到2025年,实现万家企业上云。(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3.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组织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开展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与集群企业的供需精准对接活动,推动行业特色解决方案在产业集群的推广应用。鼓励和支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在清河羊绒、临西轴承、平乡童车等重点产业集群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推出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引导产业集群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共享工厂等新型制造模式,参与大企业生产协作配套。鼓励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在产业集群设立营销基地、直播基地、培训基地,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电商服务。到2025年,培育2个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5%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提升10%以上的数字化特色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四)实施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行动。
1.农业生产智能化改造工程。
(1)推动粮食生产管理数字化应用。强化5G、物联网、农业用北斗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等技术装备在耕种粮食生产管理方面的广泛应用,推进粮食作物产、加、销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和智能化转型,逐步实现粮食生产、经营和服务的智能化、网络化和便捷化。
(2)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推进市内规模化种养殖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改造,大力培育数字田园、智慧养殖、数字渔业、数字种业等高端农业,到2025年建成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区6—8个。
(3)加快推动农机装备智能化。推广智能农机应用,升级改造农机装备,按需加装北斗导航、远程运维、无人驾驶系统、高精度自动作业等设备,推广精细整地、精量播种、精准管理和高效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
2.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工程。立足富岗苹果、巨鹿县金银花、清河县山楂、信都区酸枣仁、威县威梨、南和区强筋小麦、平乡县油葵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打造政企联合营销推广模式,构建农产品电商上行服务协作生态圈,推动小微农产品生产主体与各类电商大平台的低成本精准对接,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产销新模式。到2025年,全市60%以上县城达到国家电子商务综合示范水平,建设淘宝村100个,培树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2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
3.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依托智慧农业大棚、县级农业大数据平台等基础,整合现有信息系统,汇聚全市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产销、农村信用、质量监管等各类数据资源,建设市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为农产品追溯、质量监管、农业生产、管理服务提供一体化支撑。(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五)实施公共服务数字化提升行动。
1.实施智慧医疗示范工程。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建设,深化医疗大数据应用,提供普惠便捷高效的智慧医疗服务;依托国家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加强医保便民支付建设,推广医保移动支付,丰富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场景,提升医保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服务能力;规范业务经办、强化流程管理、统一资格认证、智能消息管理、实时业务监控等服务和应用,为患者、医药机构、第三方配送机构、医保和卫健部门提供全流程一体化的“智慧医疗”在线服务。2023年,升级邢台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公共卫生疫情防控平台,建成医养健康管理平台,电子健康卡发放率达80%。到2025年,全市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智慧医疗服务达到50%以上,远程医疗试点完成建设。(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疗保障局)
2.实施智慧教育示范工程。建设汇聚数字化教材、教学资源库、备课工具包、监测评价网等功能的教师备课系统,支撑各级各类教师在线便捷获取教学资源、实现备课共享、进行教研互动、获得测评工具,推进教育教学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形成一体化的基础教育教学服务系统。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为核心技术,提供环境全面感知、智慧型、数据化、网络化、协作型一体化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打造一批智慧校园试点,重点开展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和基础教育精准教学行动。2023年,完成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成一批智慧校园试点建设,持续进行教育大数据应用创新。(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3.实施智慧文旅示范工程。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旅游行业信息化建设投入,通过信息化手段将邢台的旅游基础资源采集起来,实现全旅游要素的信息化管理。重点瞄准文化旅游智慧化建设,实现文化旅游与5G、VR、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机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将邢台打造成为以文化旅游创新为亮点的全省标杆。对博物馆展厅、藏品及其他相关文物遗产进行多种数字化信息采集;开发微信公众号、VR全景数字博物馆等,提升博物馆观众服务水平,拓宽博物馆传播渠道;推出交互展示系统等数字展示,提升博物馆展陈的可观赏性和互动性。2023年,持续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实现全市4A级以上景区的5G网络全覆盖,完成“5G+文化+旅游”的智慧景区建设。(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六)实施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创新发展行动。
1.基础支撑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完善市级政务云平台,按照按需扩容的原则,逐步对服务器、存储、云平台软件等设备和系统进行扩建,推动不具备规模效应的部门数据中心逐步向市政务云迁移,对接省政务云。建设政务云灾备体系、云安全资源池,提升安全防护水平。加快推进各地各部门非涉密业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整合迁移,建设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备份中心,提升电子政务外网带宽,实现纵向骨干网千兆到县、百兆到乡村,横向覆盖市、县机关单位。到2025年,全市政务云服务体系基本完善。(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行政审批局、市大数据发展中心、市委网信办)
2.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工程。对接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为市、县提供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归集治理和分析应用服务。编制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实现政务数据“按需共享、统一流转、随时调用”,全力释放政务数据价值。推进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推进投资项目、涉企涉税、市场监管等政务数据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交换共享。到2025年,建成经济运行、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公共信用、地理空间等政务资源数据库,为提升政府数字化履职效能提供数据支撑。(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中心、市行政审批局等有关部门)
3.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升级宏观经济、市场监管、公共安全、基层治理、应急管理、政务服务等一批覆盖政府履职关键领域的数字化系统。加快建设数字机关,完善一体化协同办公体系,优化完善“互联网+督查”机制,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决策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政民交互平台和政务新媒体监管平台数字化建设,构建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形成整体联动、同频共振的政策信息传播格局。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掌上办”和“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服务体系。完善“便利邢”应用,推动政务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社保、公积金、医疗、教育、疫情防控、民生诉求、公交出行、水电气暖等重点领域的应用落地。到2025年,除不宜网办事项外实现政务服务事项100%全流程网上办理。(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中心、市行政审批局等有关部门)
4.智慧城市运管中心建设工程。利用空间控制与展示技术,建设包含大屏显示、业务控制、指挥作战、设备控制等功能在内的一体化综合运行管理指挥大厅。围绕各级各部门不同关注点,分别打造主题驾驶舱,优先开展应急处突、疫情防控、文明创城、重大项目管理等主题驾驶舱的建设。统筹打造城市服务门户,整合对接邢台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综治网格、调查征集等政民互动渠道,实现社情民意的“一键触达”。2023年,全面实现城市运行各领域数据汇集分析,提升全方位决策、指挥和协同响应能力。到2025年,建成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大厅,优先接入应急管理、公安、公共卫生、交通、环保等领域的感知终端数据,支撑领导驾驶舱和场景建设。(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中心等有关部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成立由市大数据发展中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数字邢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大数据发展中心,统筹推进数字邢台建设,加强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推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落地。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制定相关落实方案,明确任务详细的路线图、时间表,确保高标准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二)加强示范引领。积极争取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工业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电子信息技术制造业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依托数字经济领域重点骨干企业,建设一批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创新平台,培育一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三)加强政策引导。充分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数字化转型相关创新成果,推进党政机关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对重大数字化产业项目优先推荐列入省重点项目,在能耗、土地等方面优先保障。用好中央补助资金、省级财政资金、政府专项债券,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服务。
(四)加强宣传培训。积极与媒体协作,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知识的宣传普及。积极组织参加数字经济专题座谈会、专家交流会等活动,加强干部数字经济知识培训,提升应用、管理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