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宁夏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宁夏发改委    2023/3/3 15:42:19  我要投稿  


(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

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大力发展各类储能设施,挖掘需求侧响应能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提升电网安全保障水平,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1.提升电源侧调节能力

按照“应改尽改”原则,加快实施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全面完成区内大型热电联产机组 “热电解耦”蓄热调峰改造,提升冬季采暖期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扩大自备电厂参与调峰规模,鼓励工业企业发挥自备电厂调节能力就近利用新能源。积极探索建设既满足电力运行调峰需要、又对天然气消费季节差具有调节作用的天然气“双调峰”电站。探索开展光热试点项目建设,推动光热发电与光伏发电、风电互补调节。提升新能源涉网技术水平,增强新能源并网友好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风况、光照的预测精度,增加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准确度。优化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探索多种能源联合调度模式,促进新能源发电项目多发满发。(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2.加强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对现有电力系统进行绿色低碳发展适应性评估,在电网架构、电源结构、源网荷储协调、数字化智能化运行控制等方面提升技术和优化系统。推进骨干网架规划建设,加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有针对性地补强新能源富集地区网架结构,扩大新能源开发和电力外送规模。开展配电网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和多元化新型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增强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能力。鼓励用户投资建设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逐步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推动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电力系统融合,以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自动控制技术为支撑,加快推进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电网资源调配、服务支撑能力。(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3.加快推动储能多元化发展

以市场化为导向,科学合理选择经济技术可行的路线,加快推进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建设。加快开工建设青铜峡抽水蓄能电站,力争“十五五”初建成投运,积极开展青铜峡二期、中宁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扩大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商业应用。支持应用储电、储热、制氢等多种储能方式促进新能源消纳,重点培育和扩大储能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市场,新建风电光伏项目原则上配建一定比例储能,鼓励建成项目合理配置储能,实现平滑出力波动、提升消纳水平。探索开展氢能储能调峰发电试点。(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4.提升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

加强需求侧管理和响应体系能力提升,构建可中断、可调节多元负荷资源,培育需求侧响应聚合服务商等新兴市场主体,调动需求侧资源参与源网荷互动。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各类电价敏感型用户转型为可中断、可转移负荷,积极参与现货交易、辅助服务市场。积极发展优先消纳新能源的新型负荷,聚合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新能源汽车与电网(V2G)能量互动等资源,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建设,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采用数字化技术和先进控制技术,充分调用建筑楼宇、工业可控负荷等各类需求侧灵活响应资源,提高用户匹配消纳新能源的能力和灵活互动水平。(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5. 加强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全网协同

加强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全网协同,建设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示范工程,在保证电网安全的前提下,优化调度新能源电力。依托新建及存量直流外送通道积极推进多能互补工程,建设风光储、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提升外送通道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结合新能源消纳、清洁供暖等工作探索开展市(县)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和绿色供电园区示范。(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专栏4: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点行动

打造“西电东送”网架枢纽。加快建设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直流外送通道,开展贺兰山至中东部新能源外送通道前期工作,稳步提高清洁能源输送规模,提升新能源电力跨省区互济消纳能力。围绕新能源基地规划布局,优化完善宁东、吴忠、中卫等重点区域网架,新建一批满足区域新能源接入和送出需求的750、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对重要送出断面和枢纽变电站进行补强和增容扩建。

优化升级城乡配电网。高标准建设智慧高效、灵活可靠的现代配电网,推进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网改造和智能化升级等示范应用,推动城镇配电网与其他基础设施协同建设改造,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增强电网智能控制水平,提高分布式风光资源并网接纳能力。

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积极推进青铜峡抽水蓄能电站(100万千瓦)建设工作,力争“十四五”期间完成库体工程,于“十五五”初期建成投运。加快推进已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的青铜峡二期(140万千瓦)、中宁(100万千瓦)、中卫三道埫(160万千瓦)、吴忠跃进(80万千瓦)、中卫黄草埫(100万千瓦)、固原(1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十四五”期间力争更多项目开工建设,做到能核尽核、能开尽开。

积极推进新型储能发展。落实促进储能健康有序发展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储能设施项目投入,建设电化学、压缩空气、飞轮、二氧化碳储能、光热发电等新型储能。推动新能源场站合理配建新型储能,鼓励大用户、工业园区布局新型储能,支持家庭储能示范应用。到2025年,全区储能设施容量不低于新能源装机规模的10%、连续储能时长2小时以上;到2030年,新型储能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挖掘需求侧响应潜力。整合各类需求侧响应资源,培育大规模灵活负荷聚合商。鼓励电解铝、铁合金、多晶硅等电价敏感型高载能负荷改善生产工艺和流程,发挥可中断负荷、可控负荷等功能,积极参与系统调节。组织开展智慧楼宇、工业可调节负荷、电动汽车、大数据中心智能互动等需求侧响应项目示范。到2025年,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5%以上;到2030年,需求侧响应能力稳步提升。

开展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推广。依托新建及存量直流通道开展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新建宁夏至湖南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不低于50%。努力扩大存量外送通道就近打捆新能源电力规模,到2025年,银东、灵绍外送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不低于30%。实施中卫市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试点以消纳新能源为目的的“新能源+数据中心”供电模式。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的模式组织开展“绿电园区”试点创建,到2025 年,试点园区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超过30%。

(五)加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

突出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推广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开展示范应用,集中力量加快零碳负碳技术研发攻关,开展试点示范。

1.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机制

采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面向全国征集技术解决方案,凝聚各方科技创新力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点技术攻关。加强东西部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创新合作,鼓励区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家大院大所、发达地区创新主体深入开展交流合作,建立绿色低碳技术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在新能源、储能、新型电力系统、氢能、CCUS等重点领域整合新建一批自治区科技创新平台,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低碳技术人才,共同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绿色低碳专业人才团队引育行动,加大对绿色低碳技术转移转化、推广应用有突出贡献的一线科技人员和科技服务人员表彰奖励力度。(责任单位: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

2.研发推广减碳技术

聚焦化石能源绿色开发、高效利用、减污降碳、梯级利用等开展技术创新,促进新材料、新工艺、信息技术等交叉融合。因地制宜推广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共伴生资源共采等绿色低碳开采技术。开展火力发电智能燃烧优化控制技术、深度调频与深度调峰技术、网源协调灵活性发电等火力发电减碳技术研发应用。加快纤维素等非粮生物燃料乙醇、生物航空煤油等先进可再生能源燃料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及产业化示范。支持高碳排放行业企业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研发应用低碳燃料与原料替代、过程智能调控、余热余能高效利用等技术,加强绿色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及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普及推广经济适用的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绿色照明、余热余能高效利用、规模化储能、先进输配电等关键技术,持续挖掘节能减排潜力。(责任单位: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交通运输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3.攻关突破零碳技术

加快绿色能源开发技术攻关,重点开发太阳能、风力、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制取利用技术及装备,突破电化学、机械能等储能技术,加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分布式能源、智能输变电装备、大容量混合储能技术、智能配电网与微网技术等先进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开展煤电与新能源综合调节及系统优化运行、可再生能源智能运维、智慧电厂与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加强氢能、光伏、风电多能交互清洁能源示范,开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输氢、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绿氢化工、绿氢炼钢、天然气掺氢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形成氢能产业链,推动氢能作为燃料和原料的非电用能替代。(责任单位: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4.探索试点负碳技术

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技术的研发和试验示范,研究全区重点行业开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的可行性和潜力,在燃煤发电、煤化工等重点排放行业开展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技术应用示范,在地质条件适合的地区开展二氧化碳封存试验,持续攻关二氧化碳高效转化原料、燃料的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责任单位: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地质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

专栏5: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重点行动

光伏、风电制造与生产性服务技术研发应用。持续开发高性能光伏用硅材料及其大尺寸铸锭、拉晶、切片等生产技术,开展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生产设备等主导产品的生产技术升级,引进开发高效硅异质结电池、薄膜电池、钙钛矿电池、建筑用光伏构件等新型产品,引进转化各类光伏制造耗材、辅材及配套设备的制造技术。持续开展塔筒、叶片、减速器、大型铸件、专用锻件、电机控制系统等风电制造关键零部件和配套设备的制造技术升级,开展大容量、低风速风机研究,引进转化风电主机的总装技术。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光伏电站、风电场的智能化电力管理与运行维护等技术研发。

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应用。开展高密度大容量新型储能电池制造技术研发,提升电池正负极材料性能及生产技术,引进转化电解液、隔膜等生产制造技术。围绕新能源开发利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需求,开展锂离子电池等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示范,探索开展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试验示范。

氢能产业技术攻关。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分布式制氢、氢气纯化等技术研发,引进转化氢气储运、加注的关键材料及技术设备。在公共交通、物流运输、制氨、煤化工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氢能技术的集成应用,引进转化氢燃料电池汽车与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应用。开展智能输变电装备技术、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技术、大规模交直流混合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电网调度全局优化与协调控制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友好接入技术、大容量混合储能技术、智能配电网与微网技术等智能电网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应用。

火力发电减碳技术研发应用。开展火力发电智能燃烧优化控制技术、基于深度调频与深度调峰的网源协调灵活性发电技术、基于智能终端与机器人应用的智能巡检系统、数据信息挖掘与远程专家诊断技术、工控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等智慧电厂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应用。开展火力发电二氧化碳捕集基础原理与机制、低能耗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和捕集材料、低能耗过程设计等研究,引进示范火力发电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发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

煤矿绿色智能开采技术研发应用。在煤炭绿色化、智能化开采方面,开展井下实时通信、地下精准定位与导航、采煤机智能截割、巷道智能快速掘进、智能储运、智能健康管理、智能洗选、灾变智能决策与应急控制、煤矿机器人等煤炭智能化开采技术研发应用。

引进转化煤化工CCUS技术。引进及示范应用碳捕集专用大型二氧化碳分离与换热装备、驱油、驱水、地质封存的储存、运输和灌输技术设备;研发二氧化碳制备双氰胺、三嗪醇、加氢制甲醇乙醇技术,落实下游二氧化碳消纳渠道,形成捕集及碳转化利用一体化技术集成与万吨级示范。

(六)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机制

创新促进新能源发展的市场机制,优化能源资源市场化配置,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体系,统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能源供应安全保障。

1.强化能源市场机制

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育储能、可调节负荷、综合能源服务商等配售电环节新兴独立主体,统筹衔接各交易市场,创新有利于新能源消纳的交易品种和规则。深入推进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整合源网荷储资源,激励火电、储能、可调节负荷等各类灵活性资源主动提供辅助服务,研究辅助服务费用向用户侧疏导机制,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新增电力装机发展模式。完善优化电力中长期交易市场,加快构建现货交易市场,丰富市场交易品种,完善电力调度交易机制,推进新能源直接参与电力交易,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规模。积极推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推行分布式发电“隔墙售电”模式。推进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做好绿色电力交易与绿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衔接。完善新能源保障性并网、市场化并网等并网多元保障机制,推进以市场化竞争方式配置资源。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储能及增量配电网项目,支持电网企业和社会资本联合投资运营新能源输电项目。研究制定全区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施方案,通过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逐步完善用能权制度体系,并做好与能耗双控制度、碳排放权交易的衔接。(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2.完善能源转型价格财税支持措施

从更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角度深化电价改革,全面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完善绿色电价政策, 建立健全适应我区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电价机制。合理加大辅助服务补偿价格,建立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完善支持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价格政策,强化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强输配电价机制灵活性。落实差别化电价、峰谷电价、居民阶梯电价和环保行业用电支持政策,取消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浮动范围限制,严禁对高耗能、 高排放、 资源型行业实施电价优惠。引导科学合理用电。依法依规出台相关税费减免措施,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对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等产业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优惠,做好资源税、环境保护税征收,通过差别化税制设计,推进企业自主开展清洁低碳生产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宁夏税务局)

3.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支持政策

健全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创新适应清洁低碳能源特点的绿色金融产品,依法依规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支持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挂牌)。研究参与国家低碳转型基金的设立,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自治区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产品创新,稳妥开展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和生态补偿抵质押融资,规范发展合同能源项目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和能效贷款。鼓励保险、理财基金等进行投资,为能源领域低碳技术推广、高碳产业及高碳项目低碳化转型提供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项目通过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增加控排企业碳履约渠道。(责任单位:自治区财政厅、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宁夏银保监局、宁夏证监局)

4.健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安全保供体系

加快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高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保障能力。强化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煤炭应急储备体系,统筹产品储备与产能储备,完善应急调峰产能、可调节库存和重点电厂煤炭储备机制,加快宁东、石嘴山、青铜峡等地区煤炭物流储运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大型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作用,提升电网负荷预测和管理调度水平,增强电力供应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供气企业、管输企业、城镇燃气企业各负其责的多层次天然气储气调峰和应急体系,统筹推进各地市规模化LNG储罐为主、重点用气企业小型LNG及CNG储配站为辅、沿海LNG接收站为补充的多层次储气系统。完善能源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建立覆盖全区电网、油气管网及重点能源供应企业的能源综合监测体系,提高能源预测预警的监测评估能力,建立电力企业与燃料供应企业、管输企业的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对极端天气、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与事后快速恢复能力。加强重要能源基础设施、能源网络安全防护,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应急管理厅,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对能源领域碳达峰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跨部门的产业发展与能源转型协调机制,统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相关战略、行动方案和政策体系等。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发挥能源转型牵头作用,与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做好能源规划实施、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指导市县、部门和行业做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作。

(二)强化督导考核

完善督导协调机制,建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安全保障重大政策实施、重大工程建设台账,对各地实施情况定期开展督促指导,跟踪分析进展情况,对工作推进不利的责令限期整改,对工作成效显著地区予以通报表扬。健全对电网、油气管网等自然垄断环节企业的考核机制,重点考核有关企业履行能源供应保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职责情况。

(三)加大资金支持

加大各级政府绿色低碳技术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重大产业创新及其产业化、试点示范、创新能力建设和宣传教育,以财政拨款、税收政策、政府绿色采购、配额拍卖、超配额罚款、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资金。

(四)加强能力建设

加强能耗、二氧化碳排放统计监测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实测水平。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和科技人员的支持与服务,搭建企业技术需求与科技人才精准对接的平台。整合各方面资源,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等,增强技术支撑能力,全面提升重点企业碳排放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组织碳排放达峰相关培训和专题学习,提升领导干部对达峰行动的认识。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