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截至2月6日,河北雄安新区220千伏昝西输变电工程安全已平稳运行4个多月。该工程是国内首个在可研阶段全面落实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LCC)最优比选要求的输变电工程。这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现代设备管理体系资产价值提升行动中的一项重要实践。
设备是提升公司运营绩效,支撑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深挖设备资产价值,坚持效益为先,公司深化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六项提升行动,推动业务协同向数据协同、设备管理向资产管理、评价驱动向策略驱动“三个转变”,让设备更健康、管理更高效、决策更科学、绩效更优秀。
转变理念,促进资产管理综合最优
1月30日,国网河北超高压公司项目管理人员闻博登录技改大修研判平台,输入查找“廉州站500千伏5012断路器”,对比该设备分别采用大修和技改两种检修策略方案的LCC成本,开展大修技改研判分析。“这个平台可以帮助设备主人定量掌握每个设备的剩余价值,实现对设备‘实物+价值’的全面管理,使决策更加合理。”闻博说。
技改大修研判平台是国网河北电力创新构建现代设备价值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全面推广应用该平台,完成基建工程可研比选16项、变电设备大修技改研判及再利用鉴定965台,全面提升了设备安全质量及资产运营效益。
公司改变传统资产管理观念,推进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落地落实。2021年以来,公司聚焦价值创造,着眼资产运营质效提升,深化“三位一体”评价方式,加强部门业务协同,深度融合设备状态评估、健康管理、技术监督、项目投资等,完善设备资产管理策略,深入实施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三年行动。
行动开展过程中,国网山东电力依托实物ID与业务流程管控平台的融合,推进资产全寿命周期闭环管理、刚性管控,试点开展变压器、断路器等实物资产线上评价;国网江苏电力建立基建、技改、配网工程嵌入式全流程管控机制,实现全专业、全资产增量设备实物ID系统自动赋码;国网天津电力试点开展基于实物ID的主子设备关联应用,制订主子设备物资技术参数维护标准;国网安徽电力基于“i国网”APP平台,贯通业务全流程,打造输变配全专业实物ID移动应用典型场景,提升作业质效。
截至目前,公司通过深入开展实物资产评价,掌握了6.31万亿元存量资产规模结构和健康水平,分析资产管理短板,针对性提出改进策略;深化实物ID建设应用,完成了5820座变电站、7280条输电线路、1305个配电班组示范应用试点建设,实现智能运检、资产盘点等场景实用化,为进一步提升资产运营质效打下基础。
精益求精,推进生产成本量化应用
2022年12月18日,山东威海供电公司员工在220千伏福河变电站启动送电过程中,完成集控站端一键顺控操作,在新一代资产精益管理系统(PMS3.0)生产成本样板间中实时量化成本785元,实现了成本随业务实时生成。
推进各层级生产成本精准量化,可支撑开展生产成本统计性、相关性分析,助力生产成本合理配置和差异化精准投入,是提升资产价值关键的基础之一。
2021年以来,公司深化生产成本精益管理,围绕设备、项目、业务活动等核心要素,推进电网设备运维检修成本项目化,以贯通PMS与ERP业财数据链路为主线,协同财务多维精益管理,实现组织层、站线层、设备层成本归集与分摊,推动设备全寿命成本量化管理。公司优化生产成本量化规则,共厘清组织层4246亿元料工费结构、2.98万座变电站和6.78万条输电线路生产成本使用情况,完成92万个配电台区成本量化,探索开展5.58万个台区投入产出分析;贯通26家省级电力公司输变配设备业财链路,量化3245亿元成本至单体设备;拓展设备LCC可研论证应用范围,优化2579项技改大修项目立项决策,推进生产成本合理配置。
在做好生产成本量化基础数据梳理的同时,公司鼓励各单位因地制宜开展技术探索,全力挖掘生产成本数据价值,支撑分析现代设备管理体系下的新模式效益。国网上海电力通过成本量化和投入产出评估模型,开展配网不停电作业与传统停电模式投入产出对比分析;国网浙江电力开展输电无人机巡检模式与传统人工巡检模式成本及效益对比分析,提升巡检质效;国网福建电力开展变电“一键顺控”成本测算及应用成效分析,支撑设备运检管理新模式推广……
围绕持续深化设备生产成本量化管理,公司构建生产成本数据池,推动设备、业务、规则数字化,实现设备实物流、业务流、价值流“三流合一”,深化业财数据价值挖掘,支撑现代设备管理各类场景应用,强化成本管控,推动业务创新,促进提质增效。
价值驱动,推动资产管理挖潜增效
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启动以来,公司以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打通价值运动主线,深化实物ID建设应用,推进生产成本精益管理,深度挖掘现有资产潜力,加快推动设备管理向资产管理转变。
国网山东电力持续挖掘存量资产价值,制订逾龄资产管理策略,开展逾龄设备技术改造;国网湖北电力强化资产运营监测评价,推动成本量化分析应用,优化“资产墙”模型落地应用,实现资产运营状态有效监测,提升投入产出的经济合理性;国网四川电力结合技改动态规划和设备状态评估模型,分析设备完成技改后对技术使用年限与财务折旧年限的影响,提升精准投资水平。
同时,公司充分应用技术、管理、经济等手段,持续提升资产管理效率效益,在设备技术鉴定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全寿命周期成本经济性鉴定。公司构建“资产墙”风险评估模型,完成3105亿元的设备“资产墙”规模预测,研判风险级别,预测未来3年技改投资规模,科学辅助精准投资决策;深化资产管理与技改投资联动,基于设备LCC开展高耗能变压器改造等典型技改项目经济性分析,优化投资结构和时序,支撑项目立项决策;构建以江浙沪、京津冀为中心向中西部辐射的退役设备再利用、调拨机制,实现省内、跨省科学调拨设备,推动资产价值最大化。
今年,公司将开展“整站整线”实物ID应用,建立完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协同机制,形成未来3至5年老旧设备技改规划。按计划,2025年,公司将健全完善资产管理标准,推动生产成本精益管理落地见效,让设备投资更科学精准,设备资产价值挖掘成效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