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参与碳市场交易电网企业大有可为
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自全国碳市场启动一年多以来
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电力行业是碳排放最大的行业
有责任也有义务
积极推进碳市场发展
电网作为连接供电侧和用电侧的枢纽
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具有重大作用
电网企业多形式参与碳市场
一是加快碳市场要素流动。电网作为能源资源配置平台,可以通过电力系统碳减排核心枢纽的形式,加快推动碳市场要素流动,促进整个能源电力行业低碳减排。
促进消纳清洁能源。加快构建新能源消纳供应体系,推动能源电力从高碳到低碳、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转变。以甘肃为例,甘肃电网自有特高压线路1条、过境3条,通过18回750千伏线路与四省相连。2021年累计新能源外送电量173.63亿千瓦时,相当于帮助中东部地区节约标煤213.3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33.12万吨、二氧化硫6.42万吨、氮氧化物5.56万吨。
科学合理推动电能替代。电能是优质高效的二次能源,经济价值是等当量煤炭的17.3倍、石油的3.2倍,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能源强度下降3.7%,电能替代是推动能源终端消费清洁化的重要方式之一。科学合理推动电能替代,形成以电能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能够不断提高能效水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二是以交易主体形式参与。电网企业可通过降损减排、碳资产开发、参与碳金融来成为碳市场交易主体,以交易主体的形式参与市场。
企业节能减排。电网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输变电工程建设和运维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办公用能等。电网企业可通过研发六氟化硫泄漏监测技术和回收再利用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六氟化硫的排放;可推进现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推广应用高效节能设备,充分利用清洁能源解决用能问题。
碳资产开发。国内碳资产主要以自愿减排项目为载体,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严格程序核证后,项目产生的自愿减排量即可固化为企业的碳资产,参与碳市场交易。电网企业可充分发挥资源配置能力和技术优势,探索拓宽获取碳资产渠道,主动创造碳资产。一方面可以将电网输送清洁能源开发成碳资产。以甘肃为例,2021年全省清洁能源发电量为897.52亿千瓦时,若全部转化为碳资产并按10%的比例分给电网,电网获得的碳资产为751.99万吨,按2020年试点碳市场的均价28.6元/吨在碳市场出售,相当于创收2.15亿元。另一方面可以将综合能源开发成碳资产。通过参与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综合能源等具有自愿减排潜力的领域投资,开发碳资产。
参与碳金融。碳金融是指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碳金融实质上是在碳交易的基础上引入金融产品,利用金融手段和方式在市场化平台上使得相关碳资产及其金融衍生品得以交易和流通,以金融资产驱动环境权益改良,最终实现社会碳中和。电网公司可以利用所拥有碳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碳资产(待CCER市场重启后)参与碳金融,以碳资产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绿色金融贷款,获取优质低息贷款,为公司拓宽融资渠道。
三是以第三方形式参与。电网是电力系统的枢纽,可参与碳市场政策制定、碳排放核查核算,以第三方的形式参与碳市场的建设,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碳市场政策制定。在电力市场机制下,发电企业依靠电价优势获得市场,电网企业靠输配电价获得准许收入,均无法直接反映清洁电力和电网配置资源的外部性。电网企业可加强与省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沟通对接,参与碳市场政策制定,力争碳市场政策能够反映出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在能源转化利用中的价值,让参与碳市场交易成为发电企业、电网企业提升营收的新渠道,将新能源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碳排放核算核查。碳排放核算核查是碳交易的基础,电网企业可完善碳业务资质能力建设,为相关企业提供碳核算服务,利用自身的客观中立性为政府提供碳核查技术服务,保证各排放企业碳核算结果真实准确,协助政府合理制定碳配额。
多方发力促进全环节降碳
一是将电网企业碳排放监测服务纳入输配电价回收。统一规范的碳核算体系需要大量的能耗统计监测和计量体系支撑,需要合理评估电网企业以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激发全社会绿电消费潜力的碳价值,将具有明显公共事业属性的碳排放监测服务作为准许成本纳入输配电价体系管理。
二是挖掘自身节能降碳潜力,积极推进自身减排。应用推广新型导线材料及技术,推广使用高效变压器。开展生产和办公场所绿色低碳建设改造,推广采用高效照明、空调等节能设备,促进企业自身全环节降碳。
三是积极开展碳资产管理服务,促进发电侧用电侧减排。充分发挥电网平台作用,促进发电企业及企业用户减排,积极开展碳资产管理服务,为上下游产业链提供综合能源服务和碳管理咨询。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闻” 作者:杨茜 杨昌海 闫晓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