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连日来,高温天气席卷国内大部地区,40℃以上的高温频频出现。酷暑不仅导致社会用电需求水涨船高,也直接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不利条件。高温下如何保障民众的用电需求?在浙江,一批电网人在烈日下冒着酷暑开展运检设备,运用数字换流技术实现智能诊断和管控……在人工与智能化的“双管齐下”中守护电网安全。
人工精益运检 守护特高压工程安全运行
在浙江兰溪1000千伏特高压兰江站内,温度计显示气温42℃,地表温度更高。主变电站区域内,国网浙江超高压公司的运检人员吴毅力和史锐正开展高抗油样检测工作。
变压器(高抗)油样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巡检工作,每两周定期开展一次,其不仅能有效防范油质劣化、油色谱异常等隐患,还能及时发现隐藏在变压器内部的隐蔽性缺陷。
“在烈日的直射下,高抗油箱表面的温度几乎可以煎熟鸡蛋。”吴毅力一边说,一边戴上棉手套防止烫伤,并在史锐的配合下开始取油。他们身上的工作服瞬间湿了大半,一颗颗汗珠顺着脸颊流下。
“再热我们也得将一个个步骤做到位。”吴毅力说,“像第一管油是洗针管用的,油样是否合格,直接影响油化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在另一侧的1000千伏户外设备区域,4名运检人员正在汇控柜内消除缺陷。
“早上检查时我们发现空调制冷效果不好,下午过来检查,果然发现柜内温度偏高。整流模块一旦故障,后果不堪设想。”值班负责人常腾飞说,“每天早晨我们都会开展新一天的设备特巡,重点检查户外设备冷却装置运行情况。一旦发现户外柜内空调运行不力就要立即检查处理。”
常腾飞通过风扇直吹先给设备降温,同事则准备工具给空调断电,两人再拆开空调外壳作进一步检查。有时受持续高温影响,空调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后运行环境快速恶化,内部细小的灰尘也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转。
仔细地排查汇控柜并在其内部进行防尘遮蔽后,两人又拿起吹洗尘机对空调进行清理。装好外壳,试送电源,空调终于转起来了,冷风“呼呼”地冒出。他们没有驻足享受清凉,关上门后立即前往下一个柜内继续排查。
“我们热一点也就出点汗,设备万一热坏了就会影响送电,那问题可就大了。”常腾飞说。
数字换流技术 助力“大动脉”安全稳定运行
作为“西电入浙”大动脉,±800千伏灵绍直流输电工程保持着长周期大负荷运行状态。在主控室内,国网浙江超高压公司绍兴换流站当班负责人黄华通过数字换流站云端系统,查看着换流站设备自动巡视结果,全方位、全时段保证换流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黄华介绍,在高温且大功率运行工况下,通过数字换流站实现核心设备状态智能诊断和管控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温度、油位等异常。数字换流站联合调度无人机、机器人、摄像机等硬件资源开展全自动巡视,将人工全面巡视转变为“机器巡视+人工复核”,将现场设备观察由定时、定点采集转变为实时、全面监控,大大提升了巡视效率。
在数字换流站大屏幕前,运行人员余钟翔正在开展日比对工作。他说,数字换流站打通了22套子系统壁垒,糅合现场各项设备数据,协助工作人员开展数据抄录、比对、分析等工作,能将比对作业时间降低66%,帮助现场高效掌握设备状态趋势。
此外,数字换流站已实现核心设备状态智能管控,可开展设备异常预警分析和故障精确定位,后续将陆续上线测量、换流阀、直流控保等设备智能诊断功能,实现换流站核心设备全覆盖。
国网浙江超高压公司特高压直流运检中心副主任贾轩涛介绍,迎峰度夏保供电期间,运行人员每日利用数字换流站多维比对现场各区域设备、接头温度等数据,一体化横向对比同类设备温度,对场地最高温、超同类正常温度设备进行跟踪和监控,动态掌握设备瞬时状态,及时开启场地及辅助降温系统,以保证换流站运行安全、可控。
迎峰度夏是对电网设备健康状态的一次重要“烤”验。国网浙江超高压公司还结合高温大负荷期间设备运行特点,提前梳理关键设备健康情况,该公司纪委、安监等部门联合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监督行动,聚焦设备隐患排查整改落实,确保设备运检保障、作业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落到实处,全力保障确保电力可靠供应和电网稳定运行。(王逸飞 张煜欢 雷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