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从湄洲岛码头下船,游客们惊喜地发现,码头风雨廊被色彩鲜艳的“彩虹”光伏板装扮。这是刚刚建成投用的风雨廊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实现了光伏发电玻璃与码头标志性建筑风雨廊有机融合,与妈祖彩虹路遥相呼应,是建筑、技术和美学的完美融合。
湄洲岛风、光、海洋能等可再生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高、日照时间长。白色风机、多彩光伏板正成为岛上的别致风景线。
新能源具有间接性、波动性等特征,“随风而舞、随光而动”是新能源靠天吃饭的典型特征。2014年7月,湄洲岛储能电站建成投运。该电站占地400多平方米,主要由1000千瓦/2000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两台500千伏安双向变流器、系统监控及一次接入设备组成。当单回海缆发生故障时,可通过储能电站的功率补偿,满足全岛的用电需求,并将另外一回海缆输送功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进而提高10千伏海岛配电网的应急供电能力。当全岛失去双回海缆电源时,储能电站可独立承担起岛上部分区域的供电任务。此外,该电站还可以与岛上的光伏、风电组成多能互补系统,提高配电网末端对风电、光伏发电的消纳能力。
近年来,莆田供电公司建立了“源荷互动”的风光储充一体化清洁能源供给系统,统筹协调政府、风电厂家在湄洲岛临近海域建设海上风电,结合乡村振兴及综合能源楼宇改造等建设光伏发电,推进海岛能源清洁化。
6月8日,在妈祖祖庙附近,莆田供电公司数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第5台柔性互联装置安装工作,为湄洲岛建成全国首个“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打下基础,建成后将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示范意义。
“通常情况下,光伏板发出的直流电需要转换为交流电才能接入电网,然后直流负荷再把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比如,我们常见的电动汽车、电瓶车用的电都是直流电,这个过程大约会有20%的能量损耗。”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项目负责人蔡哲介绍,该项目在多个台区建立了直流环网,把光伏、储能和直流负荷在直流侧连接,有效解决电能损耗的问题。
今年以来,莆田供电公司加快推进从湄洲岛轮渡码头到宫周片区的5个台区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并将5个台区在直流侧互联形成环网,利用柔性互联装置多个端口功率均可控制的特性,把分布式光伏发出的直流电就近提供给周边的居民,并且优先保障直流充电桩用电。
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减碳意义十分重大。据专业人士测算,假设妈祖祖庙景区停车场的充电站每月使用2.1万千瓦时清洁电,可比原先额外节能减碳0.82吨。全岛7个充电站,每月可额外节能减碳5.85吨。
同时,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项目还在电力调度系统基础上,建立“网—车”互联系统,通过系统合理调度,使移动储能车、具备与电网互动功能的电动汽车共同参与到电网的功率调节中,实现多能互补、时空互济、能量均衡等效果。
湄洲岛是福建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县级示范区之一。莆田供电公司从规划侧入手,联合湄洲岛管委会、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制订《湄洲岛“碳达峰、碳中和”规划》。2021年7月,该规划在京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全国首个通过评审的5A级旅游景区双碳规划。
新型电力系统打破时空对光、电的束缚,为海岛注入澎湃的清新血脉。截至目前,全岛共建成21个光伏发电项目,合计容量1300千瓦,岛上每2千瓦时电就有1千瓦时电来自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