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3月17日,在河北省广宗县10千伏王吾线093路苏庄分支带电立杆作业现场,广宗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人员宋兆迪通过“i国网”APP中的配网不停电作业智能化管控系统,评估判断了在该线路实施带电作业的可行性。仅用2分钟,宋兆迪确定可以实施带电作业。
随后,宋兆迪与同事结合该系统生成的现场勘查单,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后开始作业。邢台供电公司设备管理部带电作业专责在系统中查看实时监护终端传回的画面,全程监控作业人员的行为、线路负荷、车辆状态等,确保作业安全可控。作业人员使用的配网不停电作业智能管控应用系统、实时监护终端都由邢台供电公司张秋雨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
近年来,邢台供电公司配网带电作业次数迅速增长。此前,开展配网带电作业前,该公司班组成员需要通过经验判断是否可行,由于缺乏相应技术标准,存在重复勘查多、主观性强、工作量大、易误判等情况。带电作业过程缺乏数字化管理手段,无法实时掌握现场环境及设备变化情况,影响作业效率。
为了提高配网带电作业现场勘查及现场监控等工作质效,2018年年初,邢台供电公司张秋雨创新工作室6名成员依托带电作业基础数据,结合带电作业开展条件复杂、影响因素多样等特点,建立了“现场数据-可行性判定”单网络训练模型。2018年3月,创新工作室首创了带电作业可行性一步式判定方法。运用该方法,作业人员可以快速、精准判断配网带电作业可行性,摆脱了依赖经验勘查现场的做法,使工作量减少一半以上。
2019年上半年,在带电作业可行性一步式判定方法的基础上,工作室成员又研发了配网不停电作业智能管控应用系统和实时监护终端。2019年8月开始,该系统及实时监护终端在邢台市区10千伏线路带电作业中试点应用。应用该系统及终端后,带电作业勘查由每次2~5人勘查2~4次,减少为1人勘查1次;带电作业平均耗时由50分钟缩短至30分钟,勘查准确性提升40%。该系统及终端的应用实现了票单数字化在线流转、作业环境实时监控,以及作业人员全方位无死角管控,提升了作业管控水平,降低了作业安全风险。
2020年,配网不停电作业智能化管控系统及实时监护终端在河北南网全面应用,并在第七届中国带电作业技术会议上作为展示项目推广。2021年8月,由带电作业可行性一步式判定方法、配网不停电作业智能化管控系统及实时监护终端构成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成果还先后获得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2019年度科技成果奖三等奖、全国电力职工技术创新奖三等奖等。